汉代丝路的南、北道

  1. 南道 “从鄯善傍南山北,波河西行至莎车,为南道。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月氏、安息”。即自鄯善(今新疆若羌东北)沿着南山(今昆仑山脉)北麓西行,经且末(今新疆且末西南)、精绝(今新疆民丰北)、扜弥(今新疆于田东)、于阗(今新疆和田南)、皮山(新疆今县)、莎车、蒲犁(今新疆塔什库尔干),然后越过葱岭(今帕米尔高原),经休密(今阿富汗东北境瓦汉),到达位于阿姆河中游的大月氏的国都兰氏城(今河富汗北部的瓦齐拉巴德)。从这里西行至安息(古代波斯的帕提亚王朝,即今伊朗)东境的木鹿(故址在今苏联土库曼共和国境内马里迤东三十哩)。

  2. 北道 “自车师前王庭随北山波河西行至疏勒,为北道。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宛、康居、奄蔡焉”①。车师前王庭即高昌(今新疆吐鲁番),自此沿北山(即今天山山脉)南麓西行,经焉耆(新疆今县)、尉犁(今焉耆南)、乌垒(今新疆轮台东)、龟兹、姑墨(今新疆温宿)以至疏勒(今新疆喀什),然后翻越葱岭,到大宛(今苏联乌兹别克共和国费尔干纳盆地)、康居(在今巴尔喀什湖和咸

海之间),再沿妫水(乌浒水,今阿姆河)向西北行进,到达里海至咸海一带的奄蔡(今苏联哈萨克共和国西部)。

西汉政府为便利各国使节和商旅的交通往来,以及保证这一西域通道的安全,自敦煌出玉门关、阳关,西至盐泽(今新疆罗布泊),一路都筑起亭障,据《史记·大宛传》的记载:“西至盐水,往往有亭,而仑头有田卒数百人,因置使者护田积粟,以给使外国者”。从此,中西商队络绎于南、北两道上。大宗的中国丝绸通过这一横贯亚洲内陆的东、西交通大道,源源不绝地运往中亚、西亚,并由安息商人转输到欧洲。我国的冶铁技术、铁器和井渠法等也传入西域;西方的玻璃、琉璃等特产和葡萄、苜蓿、石榴、胡桃、胡瓜等植物品种,以及印度的佛教、音乐、舞蹈、艺术等也传入我国。丝绸之路呈现出“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胡商贩客,日款于塞下”的繁荣景象

。地处中西交通门户的敦煌,也发展成为“华戎所支一大都会”②。

西汉末年,匈奴重新强大起来,逐渐控制了西域一些地区,使丝绸之路一度中断。东汉明帝永平十六年(公元 73 年),派班超出使西域。班超在西域艰苦经营三十多年,随着东汉对北匈奴战争的胜利,并在西域各族人民的

① ②《汉书》卷九六上《西域传》上。

② 《续汉书·郡国志》注引《耆旧记》。

支持下,使丝绸之路重新畅通。班超并“遣甘英使大秦,抵条支。临大海”①。条支在波斯湾西北岸底格里斯河及幼发拉底河会合处。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的任务,虽因波斯人的阻拦而没有实现,但他已到达阿拉伯地区的波斯湾。和帝时(89—105 年在位),印度多次经西域通往中国。当时罽宾(今印巴次大陆的克什米尔)、安息等国,都有通往印度的支路。以丝绸之路为主干,已逐步发展成一个四通八达的交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