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运道的开辟1.联结湘、漓二水的灵渠

秦统一山东六国后,进军岭南,进一步统一全国。为了克服横亘于湘、桂之间南岭山脉的险阻,以解决军粮运输的需要,秦始皇二十八年(前 219 年),“使监禄凿渠运粮”①。即在监禄的主持下,在长江水系湘江的上游海洋河,和珠江水系漓水(今漓江)支流灵河的上源始安水之间,开凿了一条沟通湘、漓二水的运“渠”(唐以后又称“灵渠”)。因它位于今广西兴安县境,后又名“兴安运河”。

原来发源于广西海阳坪龙母山的湘江上游海洋河,东北流到兴安县城附近,与流往兴安城西北的富贵山和点灯山之间的漓江支流灵河的上源始安水相距很近,两河水位相差约六米,中间只隔着太史庙山、始安岭、排楼岭等相对高度仅二十至三十米的一些低矮的小分水岭。监禄便利用这一两水距离相近、水位相差不大及分水岭不高等有利的自然形势,在兴安城东南一·五公里的龙王庙山下,拦截湘江上源海洋河,修筑分水塘。从这里引湘水经城台岭,穿过兴安县城、始安岭及太史庙山,在兴安城西北的铁炉附近入始安水。这一条人工开凿的约四公里长的河道,称作“南渠”。始安水通往灵河, 最后在溶江镇与大溶江汇合入漓,构成全长约三十五公里的灵渠,解决了引湘入漓的问题。

湘江的上源海洋河因筑坝断流,船只不能越坝而过,乃自分水塘向北, 另开一条人工运河“北渠”,蜿蜒于湘江河谷平原上,至洲子村附近复入湘江。这一条长三·五公里的渠道,采取曲折迂回的路线,延长流程,以减少比降、减缓水流速度,利于通航。

这一分泄湘水以通漓江的工程,设计非常巧妙。从现代技术观点来看, 也是很合乎科学原理的。为了要把湘水引向比湘江地势高的分水岭,顺向流入漓江,它的关键工程分水塘,就是在湘江中叠起两条相交成人字形被称做“天平”的石砌挡水坝,把海洋河的水位提高到灵渠的河床以上。天平两端的长短不同,北面的长约一里,称为“大天平”,下面便是流量大的北渠(湘江);南面的长约半里,称为“小天平”,下面是流量小的南渠(灵渠)。在人字形挡水坝的顶端,有一用石砌成的尖端锐削的铧咀正对海洋河主流线方向,使海洋河水沿人字形天平石堤分流。三分入漓,七分归湘,即所谓“三七”分流。它还具有减杀水势,保护大小天平的作用。

① 《史记》卷一一二《平津侯主父偃列传》。

另外,在灵渠上还有“泄水天平”的设置,它的作用类似于近代的滚水坝。是在离天平八百米的堤岸上开一个十一米长的缺口,通入湘江故道,缺口砌一低于堤面的坝,系用石块砌成。在枯水期可拦截全部江水入渠,保证船只航行所需水量;洪水暴发时,则可越过堤顶,泄入湘江故道。这样,天平石堤就起了调节水量的作用,能够经常保持河道的安全流量。在两千多年以前的古代工程技术水平的条件下,能够如此巧妙地利用有利的地形,做出这样既经济又科学的设计,充分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才能。

图 6-9 灵渠

灵渠开成以后,从长江流域沿湘江南来的船只,先走北渠,绕过铧咀, 进入南渠,经漓江到大溶江转而向南入桂江,最后到梧州进入珠江。就这样, 把长江和珠江联系起来,沟通了南北交通,使历代中原地区和南岭地区的物资得到交流,促进了南岭地区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