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河、通惠河的治理及蓟运河的开凿

临清以北的运河,本是卫河的下游。卫河上源来自河南辉县苏门山的百门泉水,由于径流量不大,常水浅不足以行舟。明英宗正统十三年(1448 年), 曾引漳由馆陶分流入卫,漕运得以通畅②。但卫河运道有时又常因漳水来源过盛而决溃。孝宗弘治二年(1489 年),在恩县凿四女寺减河,并于青、沧二县开辟兴济与捷地减河,以分疏洪水入海。但漳水流徙无常,又常有浅涸之虞。如万历年间(1573—1620 年),漳水北徒,流入滏阳河,卫河又因水源枯竭而航运受阻。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 年),漳水忽又分一股南流自馆陶入卫,漕运又得以通畅。康熙四十七年(1708 年),漳水北道历久渐淤,全流均南由馆陶归于卫河,水势又过盛。为了不使运道冲决,便在德州哨马营及恩县四女寺改减水坝为滚水坝,并疏浚捷地、兴济减河,各建石牐,使分流入海,以杀水势③。自此,卫河(即南运河)基本上做到平安无恙。

通州至北京的通惠河,元末已开始淤废。明成化、正德年间,曾先后疏浚了几次,但用工不大,成效极微。嘉靖六年(1527 年),御史吴仲才大加整理,舟楫复通。明末又复淤塞。清乾隆年间(1735—1795 年),开辟昆明湖,通惠河水源有所改善。但明、清两代,由于不再远引昌平诸泉,形成或暂通即塞,或浅滞不堪重载,功效远不及元时。漕船经常只是通到通州,虽习惯上仍冠以“京杭”之名,而实际上大体以通州为终点,已是名实不符。明英宗天顺二年(1458 年),由直沽开凿运道,沿海岸东北行,以达潮

河,全长二十余公里,称为“蓟运河”①。原来明代运往东北边防重镇蓟州供屯戍军士所需的粮秣,多由直沽出海,溯潮河而上,以达蓟州。海道虽不甚远,仍不免风涛之险。蓟运河开凿后,利便得多。以后并经常疏浚,不使间断。入清以后,随着蓟镇边防地位的丧失,这条运河也就逐渐失去效用。但相沿下来,人们便把由蓟州流来的潮河这条自然水道,称作蓟运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