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近、现代黄河三角洲的变迁

清咸丰五年(1855 年)六月,“河南兰阳汛,铜瓦厢、三堡河决,⋯⋯ 穿运,归大清河,由利津铁门关北肖神庙以下二河盖、牡蛎嘴入海”①。按铁门关沿河至肖神庙十八公里,二河盖又在肖神庙东二点五公里,牡蛎嘴或因盛产牡蛎而得名,位于二河盖外的低潮线,黄河入海口距铁门关约二十公里许②。其时黄河三角洲的南缘,位于小清河口的羊角沟以西,是清朝王家岗盐场滨海盐田的所在③。三角洲的北缘在沾化县东北滨海的石桥海口④。其位置约当套儿河河口⑤。根据历史记载结合沿海渔民坨堡的建置,并参照卫星照片的分析⑥,推测 1855 年岸线的走向,大体上北起徒骇河口,经小沙、李家坨子、肖神庙、罗家屋子、青坨子,至小清河口一线,全长约一百二十八公里。

① 民国《昌黎县志》卷二。

① 林修竹:《历代治黄史》,山东河务总局印行,1926 年。

② [清]刘锷:《历代黄河变迁图考》,山东河工研究所,1910 年刊本。

③ [清]胡林翼:《皇清中外一统舆图》,同治二年湖北抚署景桓楼刊本。

④ [清]李熙龄:《武定府志·舆图》,咸丰九年刻本。

⑤ 据 1954—55 年航测资料绘制的 1/50,000 地形图。

⑥ [美]地球资源技术卫星 2 号(NASAERTS—E2)1975 年 5 月照片。

新的黄河河口位于渤海湾与莱州湾之间,河口潮流作用很弱,潮差通常只有零点八至一米,潮区界距河口不过二十至三十公里,入海的泥沙约有百分之四十左右在口门附近堆积。由于河口沙嘴向海外迅速伸展,从而使河槽纵比降减小,泥沙淤积,河床抬高,迳流宣泄不畅。洪水时发生河道分汊或放弃旧河槽,另从低洼地寻找新的路径入海。此后,新的河道又将重复以上新老套迭的河道发育的历史过程,使尾闾河段一直处于淤积延伸——摆动—

—改道的周期性演变过程中,成为弱潮多沙延伸摆动频繁的堆积型河口。 自 1855 年黄河夺大清河道入渤海的百余年来,其决口改道的范围,北起

徒骇河的套儿河河口,南迄小清河口之间,成为三角洲的南、北缘,以利津县东的宁海为顶点。近代黄河三角洲的全部面积达五千四百五十平方公里。如以 1855 年的推测岸线为内界,则 1855 年以后新淤积而成的三角洲部分为二千九百七十平方公里。

近代黄河三角洲范围内,自 1855 年开始的百余年间,黄河尾闾的决口改道达五十余次。其中较大的摆动改道有十二次之多①。三角洲上废弃的河道, 鳞次栉比,从而形成放射状的入海水系,发育成典型的扇形三角洲。综观近代黄河三角洲海岸的发展过程,其间除去 1938 年至 1947 年因花园口掘堤黄河改道南泛的几年以外,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价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