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辽东湾顶部海岸的历史变迁一、辽东湾顶部的古海岸线

辽东湾顶部,介于辽东千山和辽西医巫闾山之间,东起西崴子(盖平角), 西至小凌河口的滨海平原,在地质上原属于渤海凹陷的组成部分,即燕山运动中构成的辽河中新断陷带,新生代时期继续处于沉陷之中。第四纪冰期后期,辽河下游发生规模较大的“盘山海浸”①,约在距今五至六千年以前,海面上升到最高位置,根据辽河下游平原 50—60 米深处海相地层和海相化石的分布,海浸达到盘山以北地区②。

进入历史时期辽东湾顶部的岸线位置,史无记载。近年通过微地貌的观察,发现自盖县、大石桥向西北,经牛庄至沙岭一线,南北地面的坡降有着显著的差异。北面陡峭(2‰左右)而南面平缓(5第二节 辽东湾顶部海岸的历史变迁一、辽东湾顶部的古海岸线 - 图1左右),钻孔资料也发现在此线以北为河口或河流相物质,以南则为浅海相沉积。根据以上地形及沉积物的分析③,结合历史文献记载,汉代在辽东郡所设置的文县(今大石桥东南)、安市(今海城东南)、新昌(今海城东北)、辽队(今鞍山市西)、险渎(今台安县东南)诸县,也均在此线的内侧。可以推断,此线当可作为古海岸线的标志,其起始年代虽尚待作进一步的探讨,但它形成于公元之前,是可以确定的。

辽东湾滨海平原的主要入海水道辽河及大、小凌河,其上源在汉魏时期居住着乌桓族和鲜卑族,多“随水草放牧”②,以游牧为生,原始植被未遭破坏,水土保持良好,河流来沙很少,海岸线曾长期处于较稳定的状态。汉时大辽水“南至安市入海”①,北魏时,仍“西南至安市,入于海”④。汉、魏时,安市县在今海城东南营城子。辽时,东京道所属海州治今海城,其附廓县称为临溟⑤,仍频临海边。至于滨海平原的西部,隋时柳城郡在白狼水(大凌河)入海处建有临海顿(一名望海顿)⑥,作为海路漕运至辽东的转运站, 其地在今锦县右屯卫之南。以上说明辽东湾顶部的古岸线,当在今右屯卫、闾阳驿、杜家台、盘山、沙岭、牛庄、大石桥至盖平一线,直至十一世纪, 仍无多大变动。

在辽东湾顶部古岸线内侧的近海地区,由于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历史早期一直处于沼泽状态,使辽西与辽东之间的交通为之阻隔。唐时仍是:“辽泽泥潦,车马不通”⑦,“辽东以西水潦坏道数百里”⑧。宋许亢宗使金时, 下辽河沼泽地带仍“地势卑下,尽皆萑苻,沮洳积水”,一日之间“凡三十

① 汪品先等:《对辽河平原第四纪以来海浸问题的初步认识》,1978 年。

② 张树常:《下辽河平原第四纪地层的划分》,1978 年。

③ 罗玉堂,章文溶:《辽河三角洲平原地貌的特征和发育过程及其对农业的意义》,1963 年。

② 《后汉书》卷九○《乌桓传》。

① ③《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下。

④ 《水经注》卷一四《大辽水》注引《十三州志》。

⑤ 《辽史》卷三八《地理志》二。

⑥ 《资治通鉴》卷一八一《隋纪》五。

⑦ 《资治通鉴》卷一九八《唐纪》,贞观十九年。

⑧ 《全唐文》卷八七○公乘镕:《使契丹进玄宗蜡书》。

八次渡水,多被溺”⑨。下辽河平原的长期沼泽化,延缓了三角洲的形成和海岸的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