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贯河北平原的运河

河北平原东临渤海湾,西傍太行山,地势平衍,河流众多,这些河流大都作东北、东西和东南向,经由地势低洼的渤海湾西岸东流入海。彼此之间

① 《水经注》卷十九《渭水注》。

① 《后汉书》卷二二《王梁传》。

② 《后汉书》卷三五《张纯传》。

互不径通。东汉建安年间,“以通渠积谷为备武之道”③的曹操,在平定河北的过程中,为解决军粮运输的需要,即利用这些河流的自然特点,筑渠其间, 加以联缀,使其从南到北形成一条通航的运道。

  1. 白沟 曹操为北征雄踞邺城(今河北磁县东南)的袁尚,于“建安九年(公元 204 年)春正月,济河,遏淇水入白沟,以通粮道”④。白沟是黄河南徙后留下的故道,又名宿胥渎,因水源缺乏,不能畅通。淇水即今淇河,本流入黄河,为了引淇水以充实白沟的水量,主要工程有三:其一是在距淇水入黄处几里的淇水口(今淇县东卫贤镇附近),下大枋木为堰,以阻截淇水流入黄河,“其堰悉铁柱,木石参用”①;其二,在堰北开运渠,使淇水改道流入白沟。堰可能系一种拦河滚水坝性质,漕船由黄河盘坝或拖船过堰,以进入白沟;其三,在顿邱县遮害亭东,黎山西北黄河故道宿胥口北面会淇水处,建筑石堰,以堵塞淇水南出入河的渠道。

白沟沿着黄河故道向北延伸,至内黄(今河南内黄县西北)县北,洹水

(今安阳河)来汇,使军粮得以通过白沟运到邺城以东地区。白沟复东北过馆陶县(今河北馆陶县)北至广宗县(今威县东),循纵贯河北平原的清河故道,至今青县附近注入呼沲河(今滹沱河),成为河北地区的水运干道。

  1. 平虏渠 袁尚被曹操战败后,逃依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妄图东山再起。为了消除后患,曹操决定北征乌桓,于建安十一年(206 年)命董昭“凿渠,自呼沲入泒水,名平虏渠”②。呼沲河下游流经今河北青县北入海。泒水上游即今大沙河,下游相当于今大清河至海口段。平虏渠的开凿即解决青河、呼沲河和泒水的联运问题。《水经注》因呼沲河和泒水两篇亡佚,平虏渠具体方位亦失载。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沧州鲁城县:“平鲁渠,在郭内。魏武北伐匈奴开之。”③宋乐史《太平寰宇记》沧州乾符县:“平虏渠在县南二百步,魏建安中于此穿平虏渠,以通军漕,北伐匈奴;又筑城在渠之左。”④按乾符与鲁城实为一地,在今沧州市东北八十里。据《旧唐书·地理志》记载:“隋鲁城县,武德四年属景州,贞观九年改属沧州,乾符年改为乾符”⑤。又《沧县志》云:“今沧县旧治北四十余里有乾符村,其地在今青县之东”。当为平虏渠南口所在。

平虏渠会合泒水的北口,文献不见记载。从今南运河与大清河会流的情况看,约在今天津市静海县的独流镇。平虏渠的故道,也大体上介于青县到静海县独流镇之间,相当于以后京杭大运河南运河的北段。

  1. 泉州渠 在开凿平虏渠的同年,“又从泃河口凿入潞河,名曰泉州渠”①。盖因渠道南起泉州(故址在今武清县城上村)境而得名。据《水经·淇水注》:“清河又东北迳穷河邑南,⋯⋯东北至泉州县,北入滹沱。《水经》

③ [清]康基田:《河渠纪闻》卷四。

④ 《三国志》卷一《魏志·武帝纪》。

① 《水经注》卷九《淇水注》。

② 《三国志》卷一《魏志·武帝纪》。

③ 《元和郡县志》卷一八,《河北道》三,沧州·鲁城县。

④ 《太平寰宇记》卷六五,《河北道》一四,沧州·乾符县。

⑤ 《旧唐书》卷三九《地理志》二,河北道。

① 《三国志》卷一《魏志·武帝纪》。

曰:笥沟东南至泉州县,与清河合,自下为泒河尾也,又东,泉州渠出焉。” 按穷河邑在今静海县南,地当平虏渠所迳,说明平虏渠沟通呼迳河与泒水后, 清河已在泉州县境与潞河下游(笥沟)会合,会合以后开凿的泉州渠,其南口当在潞河下游即今天津市以东的海河之上。

《水经·鲍丘水注》论及泉州渠时云:“北迳泉州县东,又北迳雍奴县东,西去雍奴故城百二十里,自滹沱北入。其下历水泽百八十里,入鲍丘河, 谓之泉州口”。按雍奴故城在今宝坻县东南十里,从泉州渠西去雍奴故城的距离,及所经广阔的水泽地区来看,其迳流当自今天津市东,经七里海、黄庄洼等洼地北上。其北入鲍丘水的水口,《水经·鲍丘水注》亦有记载:“水出右北平无终县(今蓟县)西山白杨谷”的泃水,“又南入鲍丘水,鲍丘水又东合泉州渠口”。说明泉州渠的北口,当在泃河进入鲍丘水处的下方。

  1. 新河 曹操原拟利用潞水运道由今古北口出塞,北征蹋顿,后因潞水下游有几处水势湍急,不利于舟行,始决定在下方另开泉州渠通鲍丘水, 然后续开运道转而向东达濡水(今滦河),以便由辽西进军乌桓。因而,在开凿泉州渠的同时,又自鲍丘水开运渠东入濡水,谓之新河。

据《水经·濡水注》记载:“自雍奴县承鲍丘水东出,谓之盐关口,魏太祖征蹋顿,与泃口俱导也,世谓之新河矣。陈寿《魏志》云,以通海也。⋯⋯ 新河又东,会于濡水”。按新河既与泉州渠运道相联接,其承鲍丘水东出的盐关口,当在泉州渠进入鲍丘水的泃河口下方不远处。《水经·濡水注》对新河的迳流记载较详,渠道出盐关口后,中间穿过庚水(今州河)、巨梁水

(今还乡河)、封大水(今陡河)、缓虚水(今沙河)、素河(今沂河)等, 最后在乐安亭(即汉乐安县故城)南与濡水合。从沿途横截的这些北来的天然河流看,其运道向南是和海运相接的。

平虏、泉州、新河三渠,形成一条和海岸线基本平行的,由西南转向东北的弧形运道。用以代替海运,可避海上风涛之险。但这些地方沿着海边, 自古就是一片沮洳之地,每到夏秋之交,常形成水洼,浅不能行车,深不及载舟,原来就是交通阻滞。渠成后的翌年,建安十二年(207 年)曹操北伐乌桓时,“夏五月,至无终,秋七月,大水,傍海道不通”,遂“引军出卢龙塞(今喜峰口附近),塞外道绝不通,乃堑山堙谷五百余里,⋯⋯东指柳城(今辽宁朝阳县西南)”①。即改由陆路进军的。

  1. 利漕渠 建安十八年(213 年),曹操被封为魏公,省幽、并二州,以其郡、国并入冀州,黄河以北尽入其势力范围。曹操为经营其“王业本基”邺城(今河北磁县东南),又开凿引漳水入白沟的利漕渠。《水经·浊漳水注》在漳水“又东北过斥漳县南”下记:“汉献帝建安十八年,魏太祖凿渠,引漳水东入清、洹,以通河漕,名曰利漕渠”。斥漳县在今河北曲周县东南,其引漳水入白沟处,即为利漕渠的北口。又《水经·淇水注》在馆陶故城南述及:“白沟又东北迳罗勒城东,又东北,漳水注之,谓之利漕口。自下清、漳、白沟、淇河,咸得通称也”。罗勒城址已无考,馆陶故城在今馆陶县(即南馆陶)。利漕渠南口即在其西南。

利漕渠的开凿,使白沟与漳水直接沟通以后,船只即可由白沟通过利漕渠进入漳水,直抵邺城。白沟在得到漳水的补给后,水量丰盈,其连接清河的运道,亦得以畅通无阻。

① 《三国志》卷一《魏志·武帝纪》。

以上贯通河北平原运河工程的兴建(参见本书 98 页图 2-14 三国时期海河水系的形成),使来自中原地区的船只,由淇水进入白沟,溯清河北上, 通过平虏渠、泒水、潞水、泉州渠、新河等运渠可直抵辽西;而河北重镇邺城,南由白沟入黄以转江淮,北通平虏诸渠以达边陲。北魏崔光曾说:“邺城平原千里,漕运四通。”这对加强邺城的经济和战略地位也起了一定的作用,并为以后南北大运河的开发奠定了基础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