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堰灌溉事业的发达

六朝时期,封建统治者在邻近首都建康地区,先后兴建了不少塘堰,以发展水利灌溉事业。如三国时,东吴在句容县西南十五公里开凿赤山湖,“源出绛岩山,县南境诸山溪之水,悉流入焉。下通秦淮,县及上元之田,赖以

① 《水经注》卷二八《沔水注》。

② ③④《水经注》卷二九《湍水注》。

⑤ 《水经注》卷三一《淯水注》。

⑥ 《水经注》卷二九《比水注》。

⑦ 《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附马棱传。

溉溉”①。唐天宝时,改名绛岩湖。吴张昭在江宁东南开娄湖“以灌田,周十里”②。西晋后期,在丹阳县北作堰,引马林溪水为练塘以溉田,又名练湖。东晋大兴四年(321 年),晋陵内史张闿,在京口(今镇江东南)“立曲阿新丰塘,溉田八百余顷,每岁丰稔”③。吴兴郡乌程县(今浙江吴兴)开荻塘, “溉田千顷”④。南朝刘宋时建吴兴塘,灌田二千顷⑤。又修建阳湖堰,得良畴数百顷。仅金坛县境在南朝时期修建的堰塘即有:齐时单旻修建的单塘; 梁时谢崇修建的谢塘,吴游修建的吴塘,及谢德威修建的谢塘等,使太湖以西的山丘平原得到了开发。

江、淮之间有七门堰(今舒城县境)、吴陂堰(今潜山县境)、瓦梁堰、涂塘(今滁县、和县境)、东兴塘(令巢县境)、石梁堰(今天长县境)、白马塘(今高邮县境)、石鳖塘(今宝应县境)、射陂、洪泽陂(今淮安县境)、破釜塘(今盱眙县境)、茹陂(今固始县境)等,“屯田遏水之迹, 其余不可胜纪”①。

钱塘江南岸会稽郡的鉴湖,两晋、南北朝时期,已发展成为“广五里, 东西百三十里,沿湖开水门六十九所,下溉田万顷”②的大型水利设施。此外,西晋时在鄮县(今慈溪县境)修建东钱湖,刘宋时在上虞县(在今县东)西修建白马潭等,使浙东地区也颇具湖塘之利。

唐时塘堰灌溉遍及长江流域各地,据新、旧《唐书》统计,长江流域以塘堰为主的各类水利工程共约一百三十项③。其中以江南道最为发达,尤以太湖周围地区为密集,比较著名的有武进县的孟渎,无锡县的泰伯渎,乌程县的官池、陵波塘,长城县(今长兴)的西湖,安吉县(今县北)的邸阁池、石鼓堰,海盐县的古泾、汉塘等。江南西道则有宣城县的德政陂,南陵县的大农陂、永丰陂,南昌县的东湖等。仅次于江南道的为剑南道成都县的万岁池、官源渠,新津县的通济堰,巴西县的广济陂。淮南道江都县的雷塘、勾城塘、爱敬陂等。山南道仅武陵县(今湖南常德县)一地就有右史堰等七处塘堰。④

宋代江南东路及浙西路修建的陂塘沟洫工程较多,淳熙元年(1174 年), 仅宣、徽、江、池、饶、信、太平七州,南康、广德二军,计四十三县,所修治陂塘沟洫即达二万二千四百五十一所,可溉田四万四千二百四十二顷有奇⑤。淳熙二年(1175 年)和四年(1177 年),浙东路创建河浦、塘埭、斗门二十九处,增修开浚浅狭塘埭、斗门、河堰、湖埂等水利设施共六十三处, 其中规模较大的为萧山县的湘湖。江南东路徽州(今歙县)的渔梁坝等也比

① 《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江南》二,江宁府·句容县。

② 《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江南》二,江宁府·江宁县。

③ 《晋书》卷七六《张闿传》。

④ 《元和郡县志》卷二五《江南道》一,湖州·乌程县。

⑤ 《太平寰宇记》引刘宋人著《吴兴记》。

① 《读史方舆纪要》卷一九《江南》一,涂水。

② 《水经注》卷四十《浙江水注》。

③ 参见韩国磐:《隋唐五代史纲》;邹逸麟:《从唐代水利建设看与当时社会经济有关的两个问题》,《历史教学》1959 年 12 期。

④ 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长江水利史略》,水利电力出版社,1979 年版,页 102—104。

⑤ 《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一之一二三。

较著名。

明代江南塘堰灌溉事业继续有新发展,据《明会要》引《明政统宗》记载:“洪武二十七年(1394 年),谕工部:‘陂、塘、湖、堰可蓄泄以备旱涝者,皆因地势修治之。’乃分遣国子生及人才遍诣天下督修水利。凡开塘堰四万九百八十七处”。其中也大部集中于江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