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陵矶以下分汊型河道的变迁

长江在下荆江以下河段,即城陵矶至江阴河口段长约一千一百六十余公里的河道,流动于间有山丘阶地的广阔的堆积平原上,汊道纵横,河湾发育, 是属于低度分汊河道。这一河段,两岸常见基岩矗立江边,悬崖峭壁,如列屏障,人们称之为“矶”。从湖南岳阳附近的城陵矶算起,到湖北的黄陵矶、谌家矶,江西彭泽的彭郎矶、马当矶,安徽纵阳的太子矶,马鞍山的采石矶,

② 《读史方舆纪要》卷七八,湖广四,荆州府石首县。

① 孙仲明:《历史时期长江中下游河道变迁模式》,《科学通报》28 卷 12 期,1983 年。

① 潘庆燊等:《长江中游河段人工裁弯河道演变的研究》,《中国科学》1978 年 2 期。

② 据 1978 年 10 月美国陆地卫星 CCT 磁带,101 计算机图象处理照片量算。

南京北郊的燕子矶等,大大小小有一百二十多个矶。再加上蒲圻的赤壁,嘉鱼的鱼岳山,武昌的蛇山,鄂城的观音石,湖口的石钟山,南京的狮子山等山丘。这些山丘、石矶在地质上是一种断层破裂带,长江河床正是沿着这些破裂带发育,这就束缚了它完全自由摆动的可能性。因此,它不能象黄河那样在一望无垠的冲积平原上自由游荡、迁徙。在矶头突出处往往河床较窄, 过了矶头,河床变宽,形成宽窄相间的藕节状。根据历史记载,这些山丘、石矶很早就滨临大江,江岸一直比较稳定,这就决定了长江在历史时期的总流势。

荆江以下河段低度分汊型河道的形成,是由它的地质地貌条件和水文特性所决定的。从前者看,正是因为长江两岸节点众多,江床时宽时窄,水流也就时急时缓;从后者看,江水夹带泥沙较多。据 1953—1972 年统计,汉口多年平均含沙量为 0.616 公斤/米 3①。在矶的附近,河床狭窄,水流湍急, 有束水攻沙的作用;出矶处,河床开阔,水速骤减,常导致江心洲的淤积, 引起河道分汊。目前,长江自下荆江以下至河口段的江中,计分布有大小江心洲一百二十多个,汊道一百余处,汊道总长达六百五十公里,占全长的百分之五十六。

古代,当我们的祖先主要活动于黄河流域一带的时候,长江江面开阔, 江深水急,秦汉以前的史料有关长江江心洲的记载还很少。以后长江流域逐渐得到开发,由于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泥沙日益增多,对长江沙洲的记载也就多了起来。

长江江心洲的形成除与河道分汊密切相关外。当水流上涨时,河水漫滩以致水流动力轴线方向改变而造成的水流切滩,也是形成江心洲的原因。它们相互制约而又相互转化,江心洲与汊道的消长在历史时期还是比较频繁的。在不同的条件下,它大体上表现为以下几个过程:

  1. 在疏松的粉砂质江岸,由于江流的冲刷,河床展宽,江心洲淤涨, 引起汊道的发展。如湖北洪湖新堤河段的南门洲,嘉鱼河段的白沙洲,江西彭泽的上、下三号洲,原来都是单汊河道。自十九世纪以来,在河流旁向侵蚀下,河道拓宽,江心洲淤积,引起河道分汊。江心洲的淤涨,促进横向环流的加强,从而加速了江岸的崩坍和河道的展宽。

  2. 在弯道阶段,由于洪水切割边滩而形成江心洲。如湖北武汉东阳罗镇下的叶家洲,就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所提到的“北对峥嵘洲”①。黄石市对江的散花洲,据《长江图说》记载是三国时“吴主散花于此”而得名。江西彭泽的小孤山,据《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在“县北十里,高三十丈, 周围一里,孤峰耸峭,旧时半入大江,今屹立江中。”②安庆附近的长风沙,

《读史方舆纪要》也有在安庆“府东五十里,亦曰长风夹,滨大江”③的记载。以上这些因切滩而形成的古汊道和古江心洲,以后因河道水动力的改变,被不断侵蚀和并岸而消失。但近年来,从航空像片或卫星像片上,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切滩的残迹。

  1. 因江流主泓道的摆动,汊道逐渐淤塞,造成江心洲并岸。如《水经

① 水电部水利司:《全国主要河流水文特性统计》,1975 年。

① ④《水经注》卷三十五《江水注》。

② 《读史方舆纪要》卷八五,《江西》三,九江府·彭泽县。

③ 《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六,《江南》八,安庆府·怀宁县。

注》记载,江夏(今武昌)附近“江之右岸,当鹦鹉洲南”,唐宋时期鹦鹉洲距今武昌西南江岸尚有二里之遥⑤,以后《长江图说》记载,到“明洪武年间(1368—1399 年),潮沙壅积与北岸相连,不复在江中矣”。清乾隆年间,又在汉阳附近淤积成一新的鹦鹉洲,以后也并岸不存了。又如鄱阳湖湖口外的桑落洲,汉代以后即已形成,宋时仍有“桑落洲在德化县(今九江) 东北十五里”⑥的记载。至明末时已坍塌并岸,《长江图说》云:“归林滩古桑落洲也”⑦,再如三国时南京清凉山下有白鹭洲,元、明时也并岸不存了。

  1. 原来较小的几个江心洲聚合而成为一个大的江心洲,从而使汊道减少,稳定性加强。如南京现长江大桥一带,三国至南北朝时,江中有马昂洲、新洲。隋唐时,除马昂洲外,又有芦洲,新洲也分淤为上、下两新洲①。元明时则为草鞋洲、道士洲、护国洲。明末清初时为草鞋洲、八卦洲、七里洲、大河沙②。清末时这些江心洲逐渐连接起来,聚合为一个鹅头状的八卦洲。汊道也减少了,从此八卦洲就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2. 由于江流主泓道的不稳定,汊道与江心洲的消长还具有交替演变的特点,表现为旧的江心洲消失以后,又会淤长出另一个新的江心洲。这种交替演变有时还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例如安庆西南黄石矶附近的官洲,当清咸丰八年(1858 年)江流主泓道在北汊时,向东、南淤长,洲长达七千八百米,1934 年以前主泓道转向南汊,官洲东南岸不断侵蚀后退,仅剩下原面积的八分之一,在它的北面却淤涨出新的培文洲③。以后对官洲采取了保坍护岸措施,江岸才稳定下来,并逐渐与培文洲相连,形成鹅头状的江心洲。在它南面也新淤出学文洲,并逐渐发展并入广阔的清节洲,从而形成复式鹅颈式分汊河段。

历史时期长江荆江以下河段所发生的江心洲并岸,大都是并向左岸,很少并向右岸的。它与下荆江自然裁弯通道总是在右岸切开,共同迫使长江主河槽南移。这一由左岸向右岸迁徙的总趋势,形成了左岸多宽阔的滩地,右岸矶头林立的格局。

长江中下游除去江心洲与汊道的消长以外,由于它的大部分河段是流动在广阔的泛滥平原上,在疏松的江岸,随着主泓道的改变,在江流的冲刷下, 历史上还不乏崩岸的记载,这种崩岸大多发生于九江以下的江岸,如安徽铜陵的胥坝在明正德(1506—1521 年)以后坍入江中,扬州的江都古城在三国时期坍入江中,瓜洲城在光绪十年(1884 年)全部坍入江中等,大规模的坍岸,吞没了大量的农田和城镇。江岸边滩的淤积,使原有的码头废弃,渡口迁移;沙洲的消长,则影响着航道的通行。关于长江河道历史变迁及其规律的研究,对今后全面整治长江的规划也就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镇江以下长江进入三角洲地区,历史时期发展与变化最大,将在第四章中再为论述。

⑤ 《元和郡县志》卷二七《江南道》三,鄂州·江夏县;《太平寰宇记》卷一一二,《江南西道》十,鄂州·江夏县。

⑥ 《舆地纪胜》卷三十一。

⑦ 同治《长江图说》卷六。

① 《吴船录》卷下,《入蜀记》卷二。

② 乾隆《江南通志》卷三,江防图。

③ 光绪《怀宁县志》卷二,山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