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约公元前 3000—公元前 1100 年的温暖时期

竺可桢把它称为“考古时期”,因为这一时期主要是根据考古发掘的遗迹来加以考证推断的。

西安市附近半坡村的仰韶文化(C14 测定约距今 5600—6080 年前)遗址中,发现獐、竹鼠和貉等亚热带动物的骨骼遗骸②;在时间上晚于仰韶文化的河南安阳的殷墟(约前 1400—1100 年)遗址中,除獐、竹鼠外还发现有象、貘、水牛等的遗骨③。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不少关于象的记载,如“今月其雨,只(获)象”,“于癸亥眚象,易日”。据闻一多解释,甲骨文中“眚” 是打猎的意思。既然把象作为打猎的对象,就说明它不是由外地引进或人工饲养的,而是野生的、自然分布的。同时殷周遗址出土的象尊和青铜器的象纹,也是当时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对象已很熟悉的反映。至于历史文献中,也有不少关于象的记载,例如《吕氏春秋·古乐》中有:“商人服象”,说明商人能够驯养野象。又《孟子·腾文公下》有“周公相成王,诛纣伐奄”, “驱虎、豺、犀、象而远之”。河南省古称豫州,“豫”字据胡厚宣解释, 就是一个人牵着一头象的标志①。以上这些都是商代及周初黄河下游有野象活动的证明。

貘和象都是东南亚热带森林地区的动物。现代的象目前在我国只能自然生存在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的密林中。亚洲现代的貘,更局限于马来半岛及苏门答腊的沼泽森林。这些喜暖的古动物遗骸,指示了当时黄河流域气候的温暖和湿润②,考古学家尹达还在山东历城县一处稍晚于仰韶文化的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了炭化的竹节。现代竹类大面积的生长大体上已不超过长江流域。竺可桢氏据此假设五千年来竹类分布的北限大约向南后退了 1—3°纬度,从而证实当时的年平均温度比现在高 2℃左右,冬季 1 月的平均温度比现在高 3—5℃。

殷商时代,黄河流域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的劳动人民,很重视季节的变化。殷墟甲骨文记载当时安阳人相当阳历 3 月下种,比现在要早一个月;位于山东的郯国人每年观察家燕的最初来到以定春分,作为农耕的开始。现在家燕在 3 月 22 日(春分日)才到达上海,而山东郯城和上海两地的年平均温度相

①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 年 1 期。

② 《中国田野考古报告集》,《西安半坡》,《考古学专刊》丁种第 14 号,文物出版社, 1963 年。

③ 杨钟健等《安阳殷墟的哺乳动物类》,《中国古生物志》,北京地质调查所,丙种第 12 号,第 1 册,1936 年。

① 胡厚宣:《气候变迁与殷代气候之检讨》,《中国文化研究汇刊》4 卷 1 期,1944 年。

② 计宏祥:《从动物化石看古气候》,《化石》第 2 期,1974 年。

差 1.5℃,1 月的平均温度相差 4.6℃,正与上面根据竹子分布区域温度变化的推算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