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汀流河为顶点的历史早期三角洲

① 高善明等:《滦河三角洲滨岸沙体的形成和海岸线变迁》,《海洋学报》2 卷 4 期,1980 年 12 月。

② 高善明:《对滦河三角洲一些补充和再认识》,《地理学报》37 卷 4 期,1982 年 12 月。

① 高善明:《全新世滦河三角洲相和沉积模式》,《地理学报》36 卷 3 期,1981 年 9 月。

乐亭县城北的老滦河(滦河故道),以冲积平原上的汀流河为顶点,其泥沙经由大清河、长河和湖林河分流入海,建立了距今三千——四百六十年以前的规模最大的主体三角洲,并在三角洲前缘形成打网岗、月坨、石臼坨等滨岸沙坝。

近年在乐亭县境阎各庄附近曾出土有汉代的五铢钱及唐宋时期的开元、天圣、熙宁、元丰、崇宁、以及金正隆年间的古铜钱②,表明早在汉代以前, 三角洲平原已大部成陆,并已有人定居。1979 年,在马头营南王庄子村开渠道时,在二至二点五米以下的海相沉积中,发现有与今海岸近于平行的古贝壳堤,经 C14 测定,其年代与渤海湾西岸起于天津市东南的小王庄经巨葛庄至沙井子的第Ⅲ贝堤相当,共同组成渤海西北部距今三千四百年至四千年的古海岸线。

渤海西岸Ⅲ贝堤至Ⅱ贝堤的古文化遗址中,也“仅见战国和西汉的遗存, 不见西汉晚期和东汉的遗存,再迟的就是唐宋时期的遗物”③,这与滦河三角洲的文化遗存同样在汉、唐之间出现中断的年代上不相连续的现象,并非是偶然的巧合。北魏郦道元作《水经注》云:“昔在汉世,海水波襄,吞食地广,当同碣石苞沦洪波也”①。这是指汉元帝初元元年(前 48 年)五月,因地震而引起“勃海水大溢”②,“浸数百里,九河之地已为海所渐矣”③,说明西汉时期的这次大海浸,使滦河三角洲北面昌黎县的碣石山大部沦于海, 黄河北流入渤海的九河之地,即渤海湾西岸也发生大海浸,则介于碣石与渤海湾之间的滦河三角洲,也必因海浸而使海岸线后退了④。

南北朝后期,由于地壳上升,海水逐渐减退,到唐宋时已基本上恢复到海浸以前的情况。唐太宗贞观十九年(645 年)登临碣石时,已是“披襟眺沧海”⑤,海水已脱离碣石山重归于海。西汉时原在今昌黎县南置絫县,后为海浸所没,乃罢絫县改置临渝于今抚宁县东渝关镇。唐时碣石山仍属其西北的卢龙县,直至辽时始在碣石山南置广宁县,作为营州治所。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 年),因与关外广宁县(今辽宁北镇)重名相混,改广宁为昌黎, 并开始在滦河三角洲上置乐亭县。从这一县治建置的沿革,也反映了滦河三角洲经历了西汉后期的海浸,及其后逐渐海退的过程以后,直至十二世纪, 三角洲平原才得到开发。

1977 年,在祥云岛的尖铺村附近挖排碱沟时,发现一艘埋藏在地下的长十丈的木船,其年代与渤海湾西岸歧口的贝壳堤相当,代表距今九百至一千年左右的滦河三角洲古海岸线⑥。其时,三角洲前缘的祥云岛仍孤悬于海外。

历史早期的滦河三角洲,由于滦河改道北徙,泥沙来源减少,直至清代, 入海泥沙才促使祥云岛并岸,海岸线推进至捞鱼尖,沙质海岸的沙嘴并一直伸展至曹妃甸附近。民国初入海口改走东支,由于泥沙来源中断,海洋因素

② 据乐亭县文化馆材料。

③ 天津市文化局考古发掘队:《渤海湾西岸古文化遗址调查》,《考古》1965 年 2 期。

① 《水经注》卷十四《濡水注》。

② 《汉书》卷二六《天文志》。

③ 《汉书》卷二九《沟洫志》。

④ 王育民:《碣石新辨》,《中华文史论丛》1981 年第 3 辑。

⑤ 唐太宗:《碣石观海》诗,《全唐诗》卷一。

⑥ 高善明:《全新世滦河三角洲相和沉积模式》,《地理学报》36 卷 3 期,1981 年 9 月。

占优势。伸向曹妃甸的沙咀,在波浪的冲刷下,被切蚀成一连串的孤立岛屿。三角洲前缘也被潮汐改造成宽阔的潮坪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