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杭州湾南岸的海涂

钱塘江上中游泥沙逐年下泄。同时更多的近岸海流也不时挟带泥沙,在沿海潮汐的顶托下,沉积于杭州湾南侧地势平缓的河口及海岸附近,并逐步淤高形成海涂。当海涂淤到适宜的高度时,人们便在其外围修筑围堤挡住海水,在堤内进行围垦。目前钱塘江和杭州湾南岸的萧绍、姚北两大平原就是这样在自然演变和海涂发展、海涂围垦的过程中形成的。

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 年)时钱塘江南岸的古堤线,系自现在的钱塘江大桥南端附近起,穿过西兴镇,经长山,过航坞山,直达绍兴县以东曹娥江口的三江闸附近。以后,由于海涂淤涨,堤线才逐步北移。现在的新堤线与上述古堤线之间的距离,最远处已达二十余公里,新老堤线之间的南沙地区, 新生长的土地即达九十余万亩。

① 《水经注》卷二十九《沔水》:“江水又东迳赭山南”。

① 《宋史》卷九七《河渠志》七东南诸水下。

② ③④《海塘挈要》卷五;卷一二;卷一。

① 陈吉余:《杭州湾地形述要》,《浙江学报》1 卷 2 期,1947 年。

钱塘江口的涌潮在为沿岸海涂搬运泥沙时,却又发挥了它的破坏作用。由于新形成的海涂属于粉砂颗粒型的土壤,抗冲性能极差,易被水冲坍而迁移,因而在涌潮强烈的冲刷破坏作用下,杭州湾的涂面具有大而不稳的特点, 常常在海潮风浪的肆虐下,桑田又会重新沦为沧海。据历史记载,从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 年)到 1949 年解放前夕,在这九百三十七年间,杭州湾地区发生的重大潮灾达二百一十次之多,造成大批田地、房舍坍陷入海的悲惨事故。其中 1928 年,钱塘江南岸赭山、头蓬一带,有二十多个村庄连同大片熟地,全部坍入江中。1931 年至 1944 年的几次大坍江,在涌潮强烈的萧山县,被大潮吞没的土地竟达二十一万余亩。1970 年春一次强大的海潮,也使萧山在一昼夜间坍涂纵深达七百余米。

解放后,钱塘江两岸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为了解除涌潮所造成坍江的威胁,筑起几百公里长的拦海大堤,从杭州湾中夺回了几十万亩土地;并针对涌潮力量强、涂面抗冲性弱、江流瞬息万变等特点,采取抛石护堤和在急流深港修筑盘头、丁坝等措施,以战胜涌潮,保住新围的涂地。从此,奇伟壮观的钱江涌潮已被挡在江堤外边,不再象过去那样不时吞没着沿岸的村落和农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