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国内外交通的发展第一节 远古时期的水路交通

我国水路交通起源很早,原始社会文化遗址大多分布于沿河一带,说明远古时期人们多傍水而居,除了为适应生活上的需要外,水上交通的利便, 可能也是选择居住地点的条件之一。

根据古籍记述:“古者观落叶,因以为舟”①,“见窾木浮,而知为舟”

②,即从树叶及挖空的木头浮于水面而受到启示,于是“刳木为舟,剡木为楫,

舟楫之利,以济不通”③,创造了最原始的船——独木舟,及划船的工具—— 楫。殷代甲骨文中早已有舟字。从舟的“般”字,象人在持楫划船。《诗·国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航)之”。也是西周时期应用舟楫于内河航行的证明。传说周武王伐纣时,曾率兵五万,战车三百乘,在盟津横渡黄河④。后“昭王德衰,南征,济于汉。船人恶之,以胶船进王。王御船至中流,胶液船解,王及祭公俱没于水中而崩”⑤。这是周王过汉水时,楚人有意用胶粘合的船为其载渡,可见当时造船技术已达一定水平。

春秋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大国之间的兼并战争,水上交通有了进一步发展。周襄王五年(前 647 年),晋国发生大饥荒,“秦于是乎输粟于晋,自雍及绛相继,命之曰‘泛舟之役’”⑥。便是利用了黄河的一段水道及其支流渭、汾二水漕运粮食的。

我国古代奴隶制国家,交通运输以水道为主。国都所在,必求舟楫相通, 以便于诸侯朝贡、商贾贸易和行旅往来。战国时期托名夏禹而撰述的《尚书·禹

贡篇》,最早记载了全国水道交通网。当时,夏禹的都城在冀州的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其地距黄河很近,黄河也就成为运道的中枢,各州进贡的物品,都由通达黄河的水路辗转来到黄河上,再运到都城。

《禹贡》叙述各州的运道路线如下:

冀州:“夹右碣石,入于河”。冀州三面濒于黄河,因而其贡道全靠黄河,但也有人解释“夹右碣石,入于河”是“记岛夷入贡之道”①。

兖州:“浮于济、漯,达于河”。兖州地处河、济之间。利用黄河分流的济、漯二水为入贡道路。

青州:“浮于汶,达于济”。青州在泰山以东到海滨。其贡道利用发源于泰山东南的汶水,由汶入济,由济入河。

徐州:“浮于淮、泗,达于河”。徐州在泰山以南,淮河以北,东至于海。其贡道由淮沿泗北上入于济,再由济入河。

扬州:“沿于江、海,达于淮、泗”。扬州在淮河以南至长江下游,东濒于海。当时江、淮未通,故其贡道顺江而下,入于海,再循海北上,进入

① 《世本》。

② 《淮南子,说山训》。

③ 《易·系辞下》。

④ 《史记》卷四《周本纪》。

⑤ 《史记》卷四《周本纪》《正义》引《帝王世纪》。

⑥ 《左传》僖公十三年。

① [宋]傅寅《禹贡集解》卷一。在荆州以北到黄河之间,贡道

淮河,自淮入泗,由济入河。

荆州:“浮于江、沱、潜、汉,逾于洛,至于南河”。荆州在两湖地区。其贡道是浮江而行,自江入沱。“沱”,旧说约相当后来湖北江陵以东的夏水,今已湮没。自沱入潜,“潜”,旧说约相当后来的汉水支流芦洑河,该河出今湖北潜江县,分流至沔阳县,合东荆河入江,今亦湮没。自潜入汉水, 自汉水溯丹江而上,越过冢岭,北浮洛水,进入南河。“南河”,系指冀州以南的黄河。

豫州:“浮于洛,达于河”。豫州在荆州以北到黄河之间,贡道自以洛水为主。

梁州:“浮于潜,逾于沔,入于渭,乱于河”。梁州在今四川境内。其贡道始浮于潜。“潜”,旧说即嘉陵江,一称西汉水。逾于沔,“沔”,旧说一名沮水,出今陕西略阳县,东南流至今勉县西南,入汉水,复经褒城溯褒水北上,越过斜峪,由郿县入渭水,再由渭入河。

雍州:“浮于积石,至于龙门、西河,会于渭汭”。雍州在黄河上中游今陕、甘地区,所以运输贡品就顺着黄河而下了。“西河”系指冀州以西的黄河。

这个水道交通网,基本上描绘了当时水上交通的轮廓。夏、商、周三代虽都邑屡迁,多滨于河。黄河为其运道的中枢。济、漯、汶、泗、江、淮、潜、汉、渭、洛诸水,都是它的支脉或相互沟通的运道。《禹贡》作者根据战国时人的地理知识,整理总结了前代史实,比较完整地叙述了那时的水道系统。

古代完全依靠天然河流的水上交通,虽早已发达,但却有其很大程度的局限性。因各水系之间常互不连贯,有的甚至有相当遥远的距离,不得不舍舟就陆,辗转装卸,很是不便。我们的祖先在征服自然的斗争中,开始了在两条河流之间开挖人工运河的尝试。发韧于春秋时期的最早的运河的开凿, 使我国水路交通的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第六章已有专门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