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高、宝诸湖及瓦埠湖等淮河中游干支流汇合处的湖泊

  1. 运西高、宝诸湖的形成

洪泽湖水面的抬高,促使了沿高邮、宝应运河一线以西高邮、宝应、邵伯诸湖的形成。江、淮之间运河沿岸本是一些湖荡分歧的洼地,见于《水经·淮水注》记载的有武广、陆阳、樊梁、博芝、射阳、白马、津湖等湖。古代运河多贯湖而过,湖、河不分。宋代为保障运河的畅通,曾在湖东筑堤,兴建斗门、水牐,“以为潴泄”①,这是河、湖分立之始。以后,由于洪泽湖大堤决口,泻入运西诸湖,使原来一些小的湖泊连成一片,面积不断扩大。如明万历三年(1575 年)六月,霖雨不止,河、淮并涨,倒灌洪泽湖,自高家堰东决,入山阳、高、宝之间。“向来湖水不逾五尺,堤仅七尺。今堤加丈二, 而水更过之。”①运西的白马、汜光、甓社、邵伯诸湖尽成水壑,湖面越来越宽。同时,淮河上中游和黄河泛滥而来的泥沙,大量在这里沉积,使湖底高于运河以东平原五至六米,形成“悬湖”。

1851 年,洪泽湖大堤南端决口,淮水自蒋坝由三河注入高、宝诸湖后, 湖内最高水位到过九米多;再加上高、宝诸湖南流入江水道狭窄,淮河东无出口,全淮之水均由此南排入江。每当洪汛季节,淮河水不能顺利下泄,反受长江江水壅托,又进一步抬高了运西诸湖的水位,使湖面日渐拓宽。

解放后,由于对淮河进行了综合治理,拓疏入江水道,开挖了苏北灌溉

② 靳辅:《治河方略》卷二,高家堰。

① 《宋史》卷九七《河渠志》七,东南诸水下。

① 《明史》卷八四《河渠志》二,黄河下。

总渠及分淮入沂工程,使淮水分流入海,才大大减轻了运西高、宝诸湖所承受的洪水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