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珠江三角洲的形成

唐代以后,南方山地普遍得到开发,在刀耕火种的原始耕作方式下,水土严重流失,河流固体迳流增加,西、北、东三江从三个不同的方向,将沿途磨削来的泥沙,一齐汇集到海湾里,从大面积的水下堆积不断淤浮出露。唐时西、北江所夹带泥沙在西樵山、佛山与顺德一带堆积的结果,在近海地方滩涂淤涨,海岸线逐渐向海湾伸展。《元和郡县志》南海县下有“南海, 在县南,水路百里。自州东八十里有村,号曰古斗,自此出海,浩淼无际” 的记载①。唐古斗村即今庙前村,说明唐时从广州船行百里,始见到汪洋大海。其时海湾北部新淤成的平陆,与海湾南部仍为海水所包围的星罗棋布的岩岛之间,还是一片汪洋。三角洲仍具有海湾的性质,但岩岛中较大的五桂山、黄杨山周围定居的人已经不少,唐时已在五桂山岛屿上设立香山镇。东江三角洲则尚未发育,至德三年(758 年),东莞县由宝安县北移到今址时,县城西二里,即为大海②。东江中堂一带水面仍很辽阔。

宋代,西江河口已推移至九江、甘竹附近,北江河口线随着沙坦的发展, 北侧已移到黄浦附近,南侧则伸延至顺德附近。在九江、桂洲、沙湾以北的南海、顺德、番禺一带,已成为村落密集,祠庙林立,田园阡陌的富庶地区, 有“顺德祠堂南海庙”之称。在甘竹以下的小榄、大黄圃和江门以南一带, 泥沙淤积也较快,黄圃以东还是大海。位于海湾口的五桂山岛,淤涨尤为显著。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 年),在该岛北部的石歧镇设置香山县(1925 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更名为中山县),这是在新淤涨的三角洲上建立的第一个县治。

海湾以北的三角洲边缘地带,原是广布洼地和沼泽的三江泛滥平原,宋时也逐渐得到开发。北宋至道二年(996 年),在西江羚羊峡口兴建了长利、赤项围。真宗时(997—1022 年),又在南海县紫洞附近兴建了罗格围①等。

④ 袁应淦:《茶山乡志》。

① 《元和郡县志》卷三四,《岭南道》一,广州·南海县。

② 《元和郡县志》卷三四,《岭南道》一,广州·东莞县:“南海,在县西二里”。

① 徐俊鸣:《珠江三角洲》页 13。广东人民出版社, 1973 年。

同时,三角洲上的沙田地区,为防止咸潮内侵,也有了堤防工程的兴建,如元祐间(1086—1093 年)在东莞修筑的咸潮堤和东江堤②,以及南海的桑园堤、顺德的扶宁堤等。围堤的修筑,将河床固定,束水归槽,促使泥沙更大量输送到河口外堆积,对三角洲的形成与发展也起了积极作用。

明代,石歧以北的整个地区都已淤积成陆,西江三角洲上古井、黄杨山、竹篙岭、五桂山等岛屿已连成一片。西江自江门出海的虎跳门、崖门水道也基本形成;北江由于芦苞涌淤浅,西南涌代兴成为主航道。从此,北江已不再是西江支流,呈西、北江分流局面,河口向南伸入香山县境,其冲积平原伸展至香山县以东;东江正干以曲流发育为特征,由于江心洲并岸,河床变狭,在石龙分流形成两大汊道开始固定下来。随着北接南海县南连香山县广阔的沙田平原的开发,明景泰三年(1452 年),又在三角洲上原南海县大良堡地方析置顺德县。

清代,北江西南涌淤③,主航道移至佛山涌,上游来沙淤积,沙洲并岸, 和河床主流线向曲流演化,河口已下移至万顷沙一带④;北江河床淤高,迫使西江水折向西南流,西江河床冲宽加深,河口伸展到磨刀门;东江三角洲继续曲流发育,由清初的在苏沙(今漳澎)附近,到清末已向南伸展到猎沙、浔洲、泥洲。整个珠江三角洲上已是平畴绿野,城镇星布。

珠江三角洲的形成发育,不象一般三角洲那样单纯,自顶端向海域顺序推进。它是由几条河流各自从不同的方向注入,泥沙在河口堆积并逐渐向海推移的过程中,促使互相连接,互相穿插,并沿着原来星罗棋布于海湾内的孤丘岛屿边缘沉积,而呈“镶嵌式”的发展。正因为三角洲不是以同心圆式大面积向海推进,而是从南北、东西之间以相反方向同时浮露成陆,因而河道分汊现象比其它三角洲要错综复杂得多。珠江三角洲的地形也不象其它三角洲那样单一,大都是一望无际的冲积平原。它却除了坦荡的平原外,尚有广大的丘陵、山地和海岛。而且越是接近海岸,巉崖崎岖的山地和海岛越多。三角洲复杂的成陆过程,使它河道纵横,密如珠网,洼地湖沼,连绵不绝, 其前缘既有深入的港湾,也有平缓的岩岸或峡谷险滩,呈现出参差不齐曲折多弯的海岸形态。

珠江三角洲复杂的成陆过程,还使它成为两个三角洲连合体:一个是西江和北江合力堆积的以三水为顶点的三角洲,河水由西北流入海湾。因为西江流路最长,带的泥沙也最多,冲积而成的三角洲面积较大,它是珠江三角洲的主体,占整个三角洲面积的百分之九十。另一个是由东江堆积的以石龙为顶点的三角洲,河水由东北流入海湾。因为东江的长度不及西江的三分之一,带的泥沙也较少,面积很小。它和西、北江三角洲相隔宽约二千五百米的狮子洋水道,因而珠江三角洲便构成了具有两个顶点和一条公用底边的复式三角洲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