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总志

正史地理志外,从魏、晋开始有了历代的地理总志,内容与规模较正史地理志有所扩展。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晋《太康三年地志》、挚虞《畿服经》、王隐《晋书地道记》、南齐刘澄之《永初山川古今记》、陆澄《地理书》、梁任昉《地记》、陈顾野王《舆地记》、北魏阚骃《十三州志》等。隋、唐统一政权建立后,为了适应封建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叙述全国疆域政区、建置沿革、山川物产的地理总志,如隋大业年间的《区宇图志》、《诸州图经集》,唐贞观年间魏王泰《括地志》、贞元年间贾耽《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及《贞元十道录》等次第出现,但这些总志皆早已亡佚,有的仅存残卷, 远非原来面目②。

唐代李吉甫(758—814 年)的《元和郡县志》是流传至今保存比较完整的最古的一部全国地理总志的代表作。该书凡 40 卷③,以贞观十三年(639 年)的十道为纲,详细记述了唐元和八年间(813 年)全国四十七镇各府、州、县的户口、沿革、山川、贡赋以至名胜古迹。各卷之首并有附图,故原名《元和郡县图志》,南宋时图已亡佚,书名也就略称为《元和郡县志》了。

《元和郡县志》所记述政区沿革,不仅限于唐代,并追溯到周、秦、两汉,特别是有关东晋、南北朝政区沿革的记载,尤为可贵。因为这一时期各代正史中,除《宋书·州郡志》、《南齐书·州郡志》、《魏书·地形志》外,其它各代都无地理志,因而《元和志》也就成为研究东晋、南北朝政区沿革的重要文献。唐代以前很多重要聚邑、城镇、关津等,也多因《元和志》的记载而得以考知其地望。由此可见,《元和志》不仅是一部唐元和时代重要的疆域地理总志,也是一部划时代的历史地理著作,它成为后世总志纂述的典范。

北宋乐史的《太平寰宇记》成书于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4 年),全书二百卷,大体上仍因袭《元和郡县志》的体例,以当时十三道为准,又增加了人物与艺文的材料。其叙述范围“自河南周于海外”,以本国为主,也附及“四夷”。它是总志中有继往开来性质的一部重要著作。其所增文字有不少是唐以前地志中的佚文,可补史籍缺略。但内容庞杂,使地志趋向于史传化,不免在地理意义上有所减色。

北宋熙宁、元丰年间(1068—1085 年),王存等依据《九域图》等重修而成《元丰九域志》十卷。其内容较《太平寰宇记》简略而精炼,就四京、

① 见侯仁之主编《中国古代地理名著选读》第一辑,科学出版社,1959 年。

② 参见王谟:《汉唐地理书钞》,中华书局影印本。

③ 今传本缺卷十八下半及卷十九、二十、二十三、二十四、三十五、三十六等六卷。

二十三路,分别记载府、州、军、县户口、镇戍、山泽、道里等项。对州县沿革叙述较少,本朝事记载较详,记载各地区间四至八到及里程最为完备, 这是《太平寰宇记》所不及的。

此外,北宋欧阳忞著《舆地广记》三十八卷、南宋王象之著《舆地纪胜》二百卷、祝穆著《方舆胜览》七十卷也是叙述政区沿革的著作,后两者仅限于南渡后境域,三书皆受《太平寰宇记》影响,而又各有其特色。但它们多注重过去史实、人物,对地理方面却不够重视。特别是《方舆胜览》,详于名胜古迹,略于建置沿革,后人批评它“名为地记,实则类书也”①。

以后,元代创修《大元大一统志》,并为明、清两代所因袭。这些官修的方域总志,内容比较充实,按照行政区划分别叙述其建置沿革、山川、风俗、形胜、古迹、宦蹟、人物等等,并兼及各地所发生的历史事件。《大元大一统志》先后两次纂修,一次于至元二十八年(1291 年)成书,七百五十五卷;后又于大德七年(1303 年)续修成书,一千三百卷,内容翔实,规模毕具,可惜明代已大部亡佚,仅有残篇传世①。

明代官修地方总志,有成书于景泰七年(1456 年)的《寰宇通志》一百一十九卷,其后天顺五年(1461 年)又完成《大明一统志》九十卷,均先列两京,次及十三布政使司,分别叙述,两书对照参考,可相互补益②。清代编辑《大清一统志》三次,前两次完成于乾隆八年(1743 年)及四十九年(1784 年),分别为三百四十二卷及五百卷;第三次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 年)成书,五百六十卷③。每省先有地图、建置沿革表,继以总叙,再以府、直隶厅、州分卷叙述,备极周详,是一部比较完善的地方总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