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水利工程的重建

隋、唐两代仍以长安为政治中心。关中水利又得到整治或重建。隋文帝开皇初(581—584 年间),除在京城东南开龙首渠,南开永安渠,西南开清明渠,分引浐、滈、潏水入城,以解决因昆明池水源断绝,城市用水不足外, 又重开关中漕渠,改名广通渠,恢复汉代与关东地区的漕运。其后,唐玄宗开元五年(717 年),刺史樊忱又在华阴县西二十里,重修敷水渠,以补济漕渠的水量。

唐代,对汉郑白渠、成国渠及龙首渠等均进行了重修与扩建。郑国渠唐时已大部淤废。虽仍与白渠并称,但已名存实亡。这时白渠已分成三条支渠, 即太白渠、中白渠和南白渠,又称“三白渠”。其中太白渠在泾阳县(今县) 东北五公里,中白渠为太白渠向南的分支,东流入高陵县(今县)后,又分一支为南白渠。中白渠继续东流穿过石川河至下邽县(今渭南县东北二十五公里)注入金氏陂①。南白渠则东南流注入渭水②。三白渠在唐永徽中(650

—655 年)灌溉面积约一万多顷。

唐高宗咸亨二年(671 年),对成国渠作了扩建与延伸。自宝鸡引渭水东流,至虢镇西北又截收■水,到六门堰(今武功县境)与成国渠合流,又东经兴平、咸阳再汇归渭水,共长一百五十余公里。因渠道升上周原而东流与成国渠接,故名“升原渠”。及至懿宗咸通十三年(872 年),再次扩展, 除原引■、渭二水外,又导引苇川、莫谷、香谷、武安四水入渠,增辟了水源,从而扩大灌溉面积到两万余顷,因其效益可与白渠媲美,故有“渭白渠” 之称③。

龙首渠,北周保定二年(562 年)曾疏浚过④。唐玄宗元开七年(719 年), 著名水利专家姜师度又在大荔以东开洛水渠,“引洛水及堰黄河灌之,以种稻田,凡两千余顷,内置屯十余所,收获万计”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