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魏国开凿大沟和鸿沟水系的形成

战国中期,地处七雄中央的魏国,为了加强对江、淮地区的控制,要绕过偏在东方的菏水,由泗入淮,很是不便,就利用淮河北面的几条支流,如颍、沙、涡等水距离河、济较近的有利条件,于魏惠王十年(前 360 年)“入河水于甫田,又为大沟而行甫水者也”,即开渠引河水注入圃田泽,称为大沟。魏惠王三十一年(前 339 年),又“为大沟于北郛,以行圃田之水”

①。即将大沟运河延伸到大梁城(今开封市)北,并绕过城东,折而南下,注

入沙水,至于陈(今河南淮阳县)北,再向南凿至项县(今河南沈丘县)东北,注入颍水。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鸿沟。《汉书·地理志》荥阳县:“有狼汤渠,首受济,东南至陈入颍”。说明其主要水源已来自荥阳分河的济水,并改称为狼汤渠,《水经注·注》渠又称为蒗荡渠。

鸿沟引来黄河丰富的水量,又有圃田泽作为它调节流量的水柜,不仅它本身航运通畅,并为与它相连接的淮、泗的几条支流丹、睢、涡、颍等水提供了充分的水源,丹水从今开封市北分出后,至今商丘市北的一段称作汳水, 过商丘后的下游一段称作获水,东至今徐州市北入泗;睢水从今河南旧陈留县西分出后,经今商丘之南、永城东北,又东南至宿迁县西入泗;涡水从今太康县西北分出后,过今毫县北,东南至怀远县东入淮,从而将河、济与淮、泗的丹、睢、涡、颍诸支流联系在一起,在河淮平原上,形成以鸿沟为主干, 以自然河流为分支的完整的水道交通网——鸿沟系统。

春秋时代,运河分散在僻远的楚、吴二国境内,只能算是运河的萌芽时期。到了战国时代,鸿沟凿成后,它北通河、济,南临淮水。并通过巢肥运

① ②《水经注》卷二十二《渠注》引《竹书纪年》。

河、邗沟、堰渎、胥浦、古江南河和百尺渎,向南直达长江、太湖、东海及钱塘江;沿济水东下经淄济运河可通齐都临淄;由济北上通过濮水可以入卫

(濮阳);由济入河,由河入洛;向西又可以远及洛阳。所以《史记·河渠书》中有“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曹、卫;与济、汝、淮、泗会”的说法。这时鸿沟作为中原航运的重要纽带,使我国历史上的运河开始进入了有体系的时代。

春秋、战国时期的运河,是各国各个时期的统治者在各自不同的目的要求下开凿的,事先没有通盘计划,因而组成鸿沟系统的各条运河不分主次, 迭为轻重,整个运河系统比较紊乱而缺少一个中心。但是,这些运道已能充分利用平原地区河流、湖泊分布较密,便于施工的有利条件,沟通了江、淮、河、济的航运交通,并有利于农田灌溉。在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和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上,起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