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渤海湾岸线——贝壳堤

历史时期黄河大部分时间是从河北及山东进入渤海的,黄河从黄土高原带来的大量细粒黄土物质,经过潮流的搬运与堆积,在渤海湾塑造了由南向北移动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淤泥质海岸。但当黄河改道离开渤海湾入海时, 渤海湾的海岸主要是由海河等其它河流搬来的沙质沉积物组成的沙质海岸。比较清而咸的海水,造成了适合于贝类繁殖的环境。当海浪把近岸带滩底上的贝壳冲到岸边后,便与海岸的沙质沉积物混合,组成由北向南移动的贝壳堤。一旦黄河改道重又回到渤海湾入海时,这种贝壳堤即因海水较淡而浑浊的淤泥岸不利于贝壳的生长而终止。因此,由于黄河的来回改道,使渤海海岸形成了由淤泥质岸与含有贝壳堤的沙质岸彼此相间的海岸。

五十至六十年代,天津市文化局考古发掘队,在北起宁河南至黄骅的渤海湾西岸地区,先后发现四条古海岸线贝壳堤。堤上并散在着古代的居住遗址和文化遗存①。从这四条贝壳堤形成的年代,对照历史上黄河改道时间的记载,就可以发现,当黄河远离天津入海时,是渤海湾贝壳堤形成时期,而黄河从接近天津入海时,则是贝壳堤终止形成的时期。

自天津市北部育婴堂至静海西北四小屯的第Ⅳ贝堤,大致形成于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很可能是冰后期海浸高海面时期或稍后的海岸带上的产物,它距离今海岸约五十公里。表明了五千年间天津附近的陆地向东延伸的幅度。

第Ⅲ贝堤起于天津市东南的小王庄,经巨葛庄至沙井子,C14 测定,其年代为 3400±115 年①。大致代表殷商时代后半期(公元前十六至前十一世纪) 的古海岸线。在这里发掘到大量战国和秦汉时代的古墓。这两条贝堤形成于历史上有关黄河的文字记载以前,其与黄河改道的关系,还无从查考。

第Ⅱ贝堤北起海河北岸的白沙岭向南南东经泥沽至歧口,据 C14 测定, 其南段歧口附近,下层距今 2020±100 年,上层距今 1080±90 年,北段白沙

岭附近则距今 1460±95 年②。这条贝壳堤上发现有战国、西汉早期及唐宋文化遗址③。贝壳堤厚五米,宽一、二百米,约经过一千年左右的时间始塑造完成。战国时期的《山经》和《禹贡》大河以及《汉志》大河,在天津附近及其以南入海,但其时山陕黄土高原林木茂盛,原始植被良好,水土流失少, 黄河含沙量不大,尚不致妨碍贝壳堤的形成。王莽始建国三年(11 年),河决魏郡元城,改由山东千乘(今高青县高苑镇北)入海。渤海湾西岸因接受黄河来沙减少,更有利于贝类的繁殖,贝壳堤得到充分的发育。至唐代后期及五代时,黄河上中游森林、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淤泥物质向北

① 天津市文化局考古发掘队:《渤海岸西岸古文化遗址调查》,《考古》1956 年 2 期。

① 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天然放射性碳年代测定报告之二》,《地球化学》,1974 年 1 期。

②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C14 实验室:《天津沿海地区全新世岸线变迁年代的初步研究》,1977 年。

③ 王颖:《渤海湾西部贝壳堤与古海岸问题》,《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8 卷 3 期,1964 年。

扩散,第Ⅱ贝堤的发育始告终止。以后七、八百年间,渤海湾西岸就没有新贝壳堤的形成。

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 年),黄河改道入淮,特别是明弘治八年

(1495 年)黄河全部由淮入海以后,渤海湾沿岸的物质组成与动力因素发生了改变,砂质沉积物又代替了淤泥,岸坡变陡,波浪的作用又重新活跃于海岸带,出现了有利于贝类繁殖的条件,于是新的第Ⅰ贝堤(塘沽——歧口)终于明末最后形成。到 1855 年铜瓦厢决口,黄河改道北归山东利津入海以后,Ⅰ贝堤的发展始完全终止。这道海岸贝壳堤分布范围很广,遍及整个渤海湾西岸,但它不如Ⅱ堤那样高大宽阔,岸坡较缓,贝类也较少。这是因为公元九至十一世纪黄河中上游滥垦引起严重水土流失,黄河含沙量增大。输入渤海湾淤泥的增多,引起海底组成发生重大改变,虽然南宋时河口即已南迁,但淤泥海岸的特性还难以完全改变。这种影响在Ⅰ堤南部尤为显著。Ⅰ堤北部由于滦河入海多为砂质沉积物,故其组成与Ⅱ堤比较相近。

从 1938 年至 1945 年黄河花园口决口,经由江苏入海的八年期间,在渤海湾海岸带也照样有贝类普遍生长,但终因时间过短,所生成的贝壳数量有限,因此只形成了一层厚约十厘米的“贝壳层”,还没有来得及被波浪推上岸来形成贝壳堤。到 1946 年,黄河最后一次改道,从江苏转回山东入海,它所带来的淤泥又将这层贝壳层掩埋在海面下。这是近年来通过水下打钻才发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