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元、明、清时期的京杭大运河一、元代京杭大运河的形成

元朝建都大都(今北京市)。它位于华北平原的顶端,而漕粮基地却远在太湖流域。自唐、宋以来,沟通河、淮的汴渠已淤断湮废,河北的永济渠也不能完全通航。元初,漕粮的运输只能采取水陆联运的办法。江南的漕船到达淮安后,转入黄河(当时黄河由泗入淮,合并在淮河下游东流入海), 逆流上行,直达中滦旱站(今河南封丘县西南),然后车载牛运,经陆路向北走九十公里而达御河(今卫河)南岸的淇门镇(今河南汲县东北),再入御河,由水路北上,经临清、直沽(今天津市),由白河(今北运河)抵通州(今河北通县),再由通州陆运二十二公里以达大都。为便于管理,元政府特设立江淮、京畿二都漕运司。江淮都漕运司掌理中滦镇以南的河运;京畿都漕运司督理中滦至大都的两段陆运及御河的河运。

这种水陆联运的办法,既要反复装车卸舟,又为迁就黄河向西绕了一个大弯子,拉长了运道距离。耗资费时,诸多不便。同时,部分运道或水源不足,或为泥沙所淤,不能经常保持畅通,难以适应大都粮食日益增长的需要。至元十九年(1282 年),元世祖采纳丞相伯颜建议,岁漕东南粟,“从海道至京师”①。即从刘家港(今江苏太仓县东北浏河)出海北上,绕过成山角(山东半岛东端),转西至刘家岛、沙门岛,经莱州(今山东掖县)至界河口(今大沽口)。但海上运输多“风涛不测”,终非长久之计,开凿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就这样被提到日程上来。

元代政治中心北移后,中原地区已失去隋、唐以前时期的重要性,新运道的开凿无需再绕道河南,而可直接从淮北穿过山东,进入华北平原,以达大都,把弓形变为直线,以缩短航程。

当时水道分布的情况是:淮南运河(即扬楚运河)和江南运河,经过唐、宋整治,完好未坏,还可继续利用。淮北一般可利用黄河所夺泗水故道,上溯至今江苏徐州,然后再溯泗水到达山东。在河北境内的御河,北流至天津与来自通州(今通县)的白河会合。全线只缺少山东境内泗水和御河之间一段,约二百公里。以及通州与大都之间约二十五公里,没有河道可供利用。元世祖为了要完成这条南北通道,就从这两处地方作为施工重点。运道主要包括以下几段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