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长江边滩淤涨河槽束狭式三角洲的形成

长江每年入海的迳流量达一万亿立方。它所携带的泥沙,除在河口前缘延伸了江口的沙嘴外,部分在海潮的顶托下沉积于江口。或发育成沙洲,或促成江岸边滩的淤涨。同时,长江河口段由于流动在它自身冲积的平原上, 土质松软,不耐冲刷。在江潮及海潮的冲击下,江岸常随主流线的南北摆动而此淤彼坍。但总的趋势是随着江心洲的发育,边滩的淤涨和沙洲的并岸, 江槽处于不断束狭之中。

早期长江河口段在扬州、镇江之间时,江岸北濒扬州北面的蜀冈边缘, 南临镇江附近的北固山、象山等陡崖。现在蜀冈之下广阔平坦的冲积平原, 当时还是一片烟波浩森的水面。公元前五世纪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所筑邗城, 及其后西汉时吴王刘濞所建广陵城,即在扬州西北的蜀冈尾闾上。以后,随着河口沙嘴向海域的延伸和边滩的淤涨,蜀冈下的河口沙坝逐渐淤积为平原。汉时已在广陵城西南二十三公里远的冲积平原上(约当今仪征东北距蜀冈不远处),临江设置江都城,江岸即由当时的江都折向东北,过广陵城东。三国时江流主泓北徙,北岸的江都城在江流及海潮的冲刷下坍没,江岸复退至距今扬州不远处①。

两晋南北朝以来,长江泥沙增多,促使边滩淤涨和沙洲扩大,著名的瓜洲晋时即已成陆。唐时江流主泓又南徙,造成南坍北涨,长江北面的岸线已向南伸展到沿今仪征运河至汊河镇(扬子桥)、施家桥向东达小江一带②。唐

① 光绪二十五年《江苏沿海图说》。

① 参见光绪五年《川沙厅志》、民国《川沙县志》。

① ④《太平寰宇记》卷一二三,《淮南道》一,扬州·江都县。

② 孙仲明、赵苇航:《镇(江)扬(州)地区古代长江的变迁》,《扬州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 年

1 期。

中叶位于江心的瓜洲已与北岸扬子桥相连③。瓜洲并岸的结果,长江岸线一下就向南推进了十余公里,使原来阔二十余公里的江面骤然缩小了一半。此后北岸继续向南淤涨,宋时瓜洲渡口犹九公里,明末已“不过七八里”⑤。

明末清初,在仪征、瓜洲之间的江面上,又淤长出北新洲(又称世业洲)。康熙年间(1661—1722 年),长江主流南汊受高资江岸顶托,折向东北,使瓜洲江岸受冲,不断坍塌。至光绪十年(1884 年),瓜洲城全部沦于大江。在瓜洲坍岸的同时,镇江以西的江岸却迅速淤涨,由征润、青沙、定业、蒲业等沙洲逐渐扩大合并而成的征润洲,道光二十年(1840 年)前后就与南岸相连。原孤立于江心的金山岛也因洲滩淤涨至光绪年间与南岸连接。此后, 征润洲一面向北淤涨,目前距瓜洲的江岸宽度仅一公里多;一面向东推移, 已呈现与焦山连接的趋向,今后镇江港如不加浚治,势将成为沙洲内的一个水■。

明末在江阴附近又发生马驮沙向北并岸⑦,镇扬以下的开沙、藤料沙相继坍没,逐渐形成西北、东南走向的顺直的扬中水道。瓜洲、马驮沙的两次并岸,使河段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原来的河口段变为近口段,河口河段的起点从扬州下移一百一十公里到达江阴,

潮区界顶也由九江下移二百三十余公里到大通。

长江河口段东移至江阴后,江阴、靖江以下至常熟、南通河段,由于北岸为广阔的冲积平原,南岸则有零星山体分布,因而出现了北坍南涨的基本情势。从康熙五年(1666 年)到 1916 年的二百五十年间,北岸靖江至南通姚港一段江岸,每年由浸蚀而坍陷的物质平均达六千万立米。今常阴沙西北端的段山,明初江岸在该山以南约十公里的竹排岭,属如皋县地。明中叶以后因长江迅速北坍,清初段山便随着常阴沙的并岸而与南岸相连,成为常熟县地。

常熟福山以下至太仓浏河一段江岸,则因江面宽阔,在强大海潮、波浪的冲刷下,发生内坍的现象。明代在太仓州东北三十五公里临海建有甘草市

①,刘家港北岸筑有刘河堡②,由于十八世纪中叶江流主泓改行南支,这段江

岸内移约二公里,甘草市与刘河堡相继于乾隆年间坍没。浏河以南至黄浦以西一段江岸,宋代曾在沿海今盛桥西北二、三公里处建有黄姚镇,其东南明代建有顾泾港,并在今宝山县北筑有吴淞所旧城,清时也都没于海,这段江岸内移了约二至二点五公里。至于黄浦以东至黄家湾一段江岸,明万历四年

(1567 年)曾在今老宝山城东北筑有宝山所城,清时也已坍没③,这段江岸内移约四公里。清中叶以后,大规模修筑海塘,遏止江流、潮汐、风浪对江岸的侵蚀,江岸才趋向稳定。

历史时期长江北岸廖角嘴的东南移和南岸南汇嘴的东北移,由此而新冲积成陆地达五千平方公里,但江阴与南汇嘴之间的直线距离几乎没有什么变

③ ⑥《瓜州续志》卷一。

⑤ 《读史方舆纪要》卷二三,《江南》五,扬州府江都县。

⑦ 武同举:《江苏水利全书》卷一,《江》一。

① 明弘治《太仓州志》。

② 清道光《浏河镇纪略》。

③ 乾隆《宝山县志》卷二。

化。因而,长江河口段的最大改变不在海岸线的伸延,而在河口的定向南移, 江流分汊顶点的逐渐下移和江槽的日益缩狭,它改变了长江河槽本身发育的特性。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和 C14 测定,两千年前,当长江口呈喇叭状时,廖角嘴与南汇嘴之间的距离达一百八十公里。现在南北二嘴的距离仅九十公里了。而长江现在江面的宽度,镇江为二点三公里,江阴为二点四公里,江槽最宽处的南通狼山与常熟福山之间为十八点四公里,长江由三角湾变成正常的江型。由于江槽束狭而受到约束的水流,因流速加快,从而刷深了河槽, 使长江具有特殊的航运之利。

长江三角洲形成的历史过程是复杂的,它受着长江本身的迳流、潮汐、风浪等自然条件的综合影响,建设因素与破坏因素交互作用,而人的因素, 如海塘、江堤的建筑,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波浪的浸蚀作用,总的讲沉积量是大于浸蚀量的。但近代长江河槽基本上已趋向稳定,河口地区的淤涨并不太明显。有人提出,可能正处于沉积与侵蚀平衡的阶段。近年地理学界通过卫星照片分析,发现长江入海悬浮泥沙扩散范围为近岸三十至五十公里的海区,但纵向南北界线随季节变化而有所不同,夏季在东南风作用下,向北可扩散到江苏吕四洋面,向南到浙江温州瓯江口附近;在冬季北风盛行时, 长江泥沙顺岸南下,可达闽、浙二省交界处的敖江口和沙埕港之间,甚至可远达闽江河口,如此广大范围的扩散,很可能是长江三角洲本身向海推进速度日趋缓慢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