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中期至西汉末河道

第三条见于文献记载的黄河下游河道是《汉书·地理志》及《汉书·沟洫志》的河水,也就是《水经·河水注》的“大河故渎”。胡渭说:“周定王五年(前 602 年),河徙,自宿胥口东行漯川,右迳滑台城,又东北迳黎阳县南,又东北迳凉城县,又东北为长寿津,河至此与漯别行而东北入海,

《水经》谓之‘大河故渎’”②。认为是大禹治水以后黄河的第一次改道。这条“大河故渎”的具体径流是:宿胥口以上与《山经》、《禹贡》河

道同,自宿胥口东北流至长寿津(今河南滑县东北)的一段,胡渭叙述较详; 过长寿津后,河水折而北流,至今馆陶县东北,折东经高唐县南,再折北至东光县西会合漳水,复下折而东北流经汉章武县(今黄骅县伏漪城)东入海。

谭其骧考订,认为这条河道始于周定王五年河徙说虽不足凭信,但这条“大河故渎”的形成很可能早于《禹贡》、《山经》河,在春秋战国时代, 它们曾长期并存,造为主次。“约在前四世纪四十年代左右,齐与赵、魏各在《汉志》河东西两岸修筑了绵亘数百里的堤防。此后,《禹贡》、《山经》河即断流,专走《汉志》河,一直沿袭到汉代”③。

战国中期下游河道全面筑堤后,发挥了蓄洪拦沙作用,因而河床比较固定。其间虽曾决溢过九次,最著名的是汉武帝元光三年(前 132 年),“河决于瓠子(今河南濮阳西南),东南注钜野(巨野泽,在今山东西南部),

① 谭其骧:《山经河水下游及其支流考》,《中华文史论丛》第七辑,1978 年 7 月。

② 胡渭:《禹贡锥指》,《皇清经解》卷一二页 57。

③ 谭其骧:《西汉以前的黄河下游河道》,《历史地理》创刊号,1981 年 11 月。

通于淮、泗”①。这是历史记载黄河夺淮入海的第一次。洪水“汜郡十六”②, 历时二十余年,直至元封二年(前 109 年)始予堵塞。以后的几次决口大多经过数年即被堵住,河复故道。这条河道稳定了四百七十五年。但到西汉末年,由于泥沙长期堆积,“河水高于平地”③,重大改道,已势不可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