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代以前黄河中、下游的开发

黄河中、下游的华北地区,是我国民族文化发展的摇篮。这里是一片广大的黄土高原和冲积平原,地势开阔,土壤肥沃。组织疏松的黄土和冲积土壤,便于石器的耕耘,再加上远古时期黄河下游平原上河网交错,湖泊群立, 当时气候又比现在温暖而湿润,兼有农业和渔猎之利,因而很早就有原始人活动留下的历史脚印。山西芮城西侯度一百数十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的发现①,以及秦岭以北约八十万年前的“兰田猿人”和燕山南麓五十多万年前的“北京猿人”的遗迹,标志着在遥远的旧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广泛地生息。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在这一地区更是星罗棋布。著名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都是以黄河中下游为中心而向四周发展的。其中比较典型的属于仰韶文化的位于西安浐河东岸的“半坡遗址”中,还发现有谷粒①。近年来,在黄河上游马家窑文化的兰州刘家坪遗址②及齐家文化的临夏大河庄遗址③中,也有谷物的发现。以上反映了六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已在黄河流域从事农业和其它生产活动的情况。

夏、商、周三代,都生存于黄河中、下游黄土层地带。从夏禹“尽力乎沟洫”④,以及孔子称道夏代的历法,主张“行夏之时”⑤,可以说明夏人对农业的重视。近年来,在河南偃师二里头的约相当于夏代的文化遗址中,发现了石器、骨角器、蚌器、青铜器,以及在一些房基、墓葬壁土上留下的用木耒掘土的痕迹⑥。史载:“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⑦。说明夏代青铜器的冶炼与铸造已达到一定的水平。

商代农业生产的水平有了进一步发展。根据甲骨文的记载,殷人使用耒、

① 贾兰坡:《从人类起源问题谈到我国近年的重大发现》,《史学月刊》1980 年 1 期。

①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省半坡博物馆:《西安半坡》。

② 甘肃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兰州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考古学报》1957 年 1 期。

③ 黄河水库考古队甘肃分队:《临夏大河庄、秦魏家两处齐家文化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60 年 3 期。

④ 《论语·泰伯》。

⑤ 《论语·卫灵公》。

⑥ 殷玮璋:《二里头文化探讨》,《考古》1978 年 1 期。

⑦ 《左传》,宣公三年。

耜、犁等生产工具,种植黍、稷、粟、麦、稻、菽等粮食作物。商代奴隶主贵族好酒成风,说明当时已能用剩余的谷物来酿酒。卜辞中有蚕、桑、丝、帛等字,也是蚕桑和丝织已很兴盛的证明。青铜器的冶炼和铸造技术,更发展到相当纯熟的程度。殷墟发现的“司母戊大方鼎”,重八百七十五公斤, 通耳高一百三十七厘米,形制雄伟,举世仅见。

西周时期,使用更进步的耜、钱、镈、铚等农业生产工具①,大面积地开垦荒地;人们已经知道引流灌溉和选择向阳的地方种植,以利于农作物的生长②;并实行休耕制及深耕、熟耘、壅本等比较精细的耕作方法③,把农业生产提到了更新的水平。

总的说,夏、商、周三代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已经有所发展。但当时从事农业生产还是使用较为原始的石器和木制的农具。青铜器主要用于铸造礼器和兵器。由于生产工具的比较原始,人们不得不选择河谷一带的肥沃土地并从事粗放的经营方法。当地力耗尽,农作物的收获量不能满足其需求时,即辗转迁徙到其他适宜于农业耕作的地方。这也可能是夏、商、周三代迁都频繁的原因之一。周灭商后,分封诸侯也都是在商人或其他部族农业经营已经有了发展的地区。被封的诸侯国中,有些也曾一再迁徙。这使黄河流域有更多的农业地区得到了开发。包括关中地区泾、渭两河的下游,关东地区汾、涑、伊、洛诸河的下游以及河、济之间及其邻近一带,都成了我国早期农业发展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