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汉末以后海河水系的形成

成书于东汉至三国时期的《水经》沽河云:“又东南至泉州县与清河合, 东入于海。清河者,泒河尾也”①。这是海河诸水同归于海的最早记录。东汉末曹操在统一北方的战争中,为了漕运的需要,于建安九年(204 年)“遏淇水东入白沟”②。使东北进入清河。成为日后的卫河。后又凿利漕渠引漳水以增加白沟的水源,为以后南运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建安十一年(206 年), 开凿了一条使虖池水改流向北入泒水的平虏渠,其故道大致相当于今青县北至静海独流镇间的一段南运河,把现在的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等三大海河干流沟通起来。同年,又凿泉州渠,从今宝坻县西的泃河口入潞河,与南来的清河会合,为以后北运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由于平虏、泉州等渠的兴建,使由白沟来汇的清河,能够截住虖池水与漳水流量的大部分,向北流与沽水相会合而入于海,它们原来在清河以东的故道也就逐渐变成了支脉,以至最后湮没。河北平原上几条大的主流相互连通起来,而这时渤海西岸陆地又向海有所伸展,合流以后的河道,得以转而向东并流入海,从而形成了“五河下梢”的“泒河尾”。泒河是指大清河南支潴龙河上源大沙河,而“泒河尾”则是指泒河与其它各河汇流后的下游。即自天津市的三岔口向东入海的海河尾闾部分。至此,海河水系得以初步形成。

海河水系初形成时,南部的淇水虽经曹操导入白沟与清河合。但在淇水以西今卫河上游的清水,仍由朝歌独流入黄河,到东晋十六国时,始导清合淇入白沟,并入海河水系。北部的鲍丘水(潮河前身)初“从雍奴县北屈东入于海”。因未与沽河会合,也不属海河水系。北魏时■水、沽水在武清相汇,转向东流,与潮河一起循今蓟运河入海。雍奴县以下的潞河,即《水经》所称的笥沟,虽有水道存

在,但只是一个枯渎,海河水系被分割为南、北两系。郦道元为《水经》作注时虽说:“清、淇、漳、洹(卫河支流安阳河)、滱、易、涞(大清河北支拒马河)、濡、沽、滹沱同归于海,故经曰泒河尾也”。但他又同时指出:“沽水又东南合清河,今无水”①,实际上,北魏时期海河的南北两大水系,尚未正式进入合流局面。

隋炀帝大业四年(608 年),开凿永济渠,引沁入黄,在内黄以下,永济渠比原来的白沟略向东移,由馆陶、临清至德州,再循旧清河抵达现在的

① 《水经注》卷十四《沽河》。

② 《水经注》卷九《淇水注》。

① ②《水经注》卷十四《沽水注》。

天津后,向北疏通已经枯竭了的潞河,至武清又沿■水达涿郡(今北京市西南)。于是,不仅海河南、北两水系连成一体,并且还向西南扩展,使沁水也和海河水系相连。汉末初步形成的海河水系进一步得到发展,海河水系各大河在天津附近汇流入海的局面也从此固定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