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楚运河的治理

④ 《行水金鉴》卷九四,引《笔麈》。

⑤ 《玉海》卷二十二。

⑥ ⑦《宋史》卷九四《河渠志》四,金水河。

⑧ 《旧唐书》卷一三二《李芃传》。

① 《旧五代史》卷一一九《周书·世宗纪》。

② 《玉海》卷二十二。

③ 《宋会要辑稿》方域十六。

① 张方平:《乐全集》卷二十三,《论京师军储事》。

隋代山阳渎唐宋时改名扬楚运河,因其位于“汴渠之首”。两浙及江南、荆湖的漕粮,必经扬楚运河入淮,再由汴渠转输京师,唐、宋政府曾大力予以治理,以保证漕运的畅通。

运河南端入江口的扬子,唐代因长江泥沙淤积,已与瓜州并岸,航运受阻。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 年),润州刺史齐澣开伊娄河于扬州南瓜洲浦”②,以通漕运。运河由扬子直达瓜州江岸,当时名为“新河”,大大缩短了距离和减少了江上航行的风险。伊娄河的开凿,是运道由瓜州出口之始, 以后也称为“瓜州运河”。

运河北端由楚州(淮安)末口西折入淮,中经洪泽湖,再由泗州入汴, 这一段淮水风涛最险,常溺没漕舟。北宋太宗雍熙(984—987 年)中,刘蟠和乔维岳相继为淮南转运使,由楚州末口开渠到淮阴磨盘口,凡三十公里, 名“沙河”,得以避过山阳湾十五公里的淮险。宋仁宗庆历(1041—1048 年)中,发运副使许元及马仲甫又自磨盘口傍淮开“洪泽渠”至洪泽镇②。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 年),发运使蒋之奇再自洪泽镇开龟山运河二十八点五公里,通汴渠入淮口龟山的蛇浦。一条由扬楚运河终点末口到汴渠起点龟山之间倚淮为渠的运道,最终完成,完全免去了长淮之险①。宋、金分裂后,漕运断绝,这一运道日渐湮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