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杭州湾的历史变迁

杭州湾北岸就是长江三角洲的南缘,它与长江三角洲的形成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冰后期海浸高海面时,杭州湾口和长江三角洲原系一片浅海。如以现在海拔四至五米等高线来推断,当时钱塘江口以北的海岸线大致在吴兴、德青、杭州一带的浙西山麓,以南的海岸大致在萧山、绍兴、余姚、奉化一带的浙东山麓,慈溪的山丘还是在海中的岩岛,宁波平原则是小型的海湾。以后由于长江三角洲南沙嘴的发展和钱塘江北沙嘴的成长,逐渐连接封闭而成太湖地区的古泻湖。其后,又由于泥沙的逐渐淤积而形成了钱塘江北岸的杭嘉湖平原。在南岸,则由于海潮带来长江入海的淤泥和浙东山岭冲刷下来的泥沙,淤积成宁绍地区的姚江平原,并将许多海中岩岛联成陆地,从而使杭州湾逐渐成为喇叭状的河口。

钱塘江的水文特征以及潮汐的影响,使杭州湾在历史时期始终保持其喇叭状河口的形态。钱塘江流域处在东南沿海的季风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 年降水量约达二、三千毫米。钱塘江源流短,其流域面积只有黄河的二十二分之一,而年平均水量却相当于黄河的六分之五。可见其水量的丰富。钱塘江流域内多坚硬而覆盖很广的流纹岩。山区又多茂密的森林,低丘谷陵又坡度平缓,土壤的侵蚀较弱,因而河流含沙量小,在一般水位时期只有万分之一,枯水期则不到十万分之一。江水特别清澈,这跟黄河的最大含沙量百分之四十相比,真有霄壤之别。含沙量小而迳流量丰富的钱塘江,河口很少泥沙的淤积,再加上海潮的冲刷,使它不可能像长江那样发育成三角洲平原。

杭州湾北岸的南汇嘴南缘,在公元四世纪前,大致由大尖山向北东东, 经澉浦到王盘山,从此折向北,经大金山与柘林一带的冈身相连。东汉海盐县治的故址,就在乍浦九江的外面①。历史记载,王盘山还是东晋的屯兵之处

②。以后杭州湾口随着南汇嘴的伸展东移,受到约束的外海潮流强度日益增

加,在其强烈的冲刷与破坏下,引起海岸内坍。唐宋时期,柘林、奉贤一带的海岸,向东推到奉城、大团之间。而杭州湾北岸却处于内坍之下,王盘山以北的九涂十八滩④,海盐东南五十里的贮水陂,十五里的望海镇,以及五里的望月亭等均相继沦于海,据估计,仅乍浦以南地区从武则天久视元年(700年)到北宋建隆元年(960 年)的二百六十年间,即有十九公里宽的土地被海潮蚀掉。南宋绍兴至绍熙元年(1131—1190 年),大、小金山也沦入大海变为海岛。此时杭州湾以北的海岸线已经后退到海盐、金山故城一带之南。宋末元初,由于海塘的兴建,内坍情况始得到缓和,但早期修建的海塘还不够完善,仍经受不起涌潮的撼击。因此,十二世纪以后的海岸仍继续处于内

① [明]天启《海盐县图经》卷一《故邑山》下。

② ③⑨[宋]常棠:《澉水志》卷五《古迹门》。

④ ⑤⑥[明]天启《海盐县图经》卷三;卷三;卷八。

坍中,乍浦的九山和澉浦诸山渐次临海,而大、小孟山、外浦山都相继沦于海。元代海盐城外的宁海镇“陷于海”,明代海岸退到离海盐城仅半里许

。海宁海塘自“洪武以至万历,海凡五变,塘五修”⑦。及至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 年)完成海宁老盐仓高达六、七米的鱼鳞石塘后⑧,杭州湾北部的岸线才稳定下来。

杭州湾南岸部分的情况则大不相同。它处于先涨、后坍、再涨的循环之中。南宋前期(十二世纪),姚江平原已外涨到大古塘(又称后海塘)外面八公里,到达沥海、庵东和观海卫一线之北,使这一凸弧状的海岸距北岸仅十八公里。但是到十三世纪南岸又发生内坍,十四世纪便坍到临山、浒山

(慈溪)、观海卫一线。纵深达八公里,仍回到大古塘所在地①。而后南岸复转入外涨。从明代开始,近六百年来,外涨最宽地段纵深为十五公里。其中十四、十五世纪较快,平均每年外涨六十米。十六到十八世纪较慢,平均每年为三十米。到十九世纪,大体上恢复到十二世纪的海岸线位置,但在庵东以西较偏南,以东则较偏北。

总的说,杭州湾北岸在四世纪以前处于向外淤涨阶段,从四世纪到十五世纪,在海潮的冲刷下一直向内坍塌,其沙嘴(南汇嘴)的顶点虽不断向东北移动约达四十公里,但沙嘴南部岸线内坍的土地却达七百平方公里;杭州湾南岸,只有十三世纪及其前后发生了较大规模的内坍,由于海潮搬运泥沙的作用,其余时间基本上处于外涨的条件之下,计增加土地面积一千二百六十平方公里,全部杭州湾净增土地面积为五百六十平方公里,即平均每年约增长零点九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