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近代珠江三角洲的口门堆积

② 宣统《东莞县志》卷二。

③ 屈大均:《广东新语》。

④ 曾昭璇、黄少敏:《珠江水系下游河道变迁》,载华南师范学院地理系:《历史时期珠江三角洲河道变迁研究》。

最近一百五十年来,三角洲沉积特点是口门堆积旺盛,河系收缩变狭。三角洲上较大的水道近百条,较小的涌汊不计其数,它们交织成网,分别由八个口门入海,构成了三角洲的现代形态。

西、北、东三江从上游带来的泥沙大量在口门堆积。在西、北江三角洲与东江三角洲之间,近二百年内从辽阔的海湾缩狭成狮子洋水道,它的出口处就是广州历史上著名的海门——虎门;在虎门以南,万顷沙向东南的迅速淤涨,在其北面和南面形成两个北江的分汊口门——蕉门和洪奇沥,它们形成的历史还不过一百五十年左右;在洪奇沥之南,清道光年间(1821—1850 年),又因浪网沙的淤涨而形成另一个西江的出水口横门;在五桂山与黄杨山之间,有磨刀门、泥湾门和虎跳门三个西江分流口门。其中虎跳门位于黄杨山西北,明末已见记载,黄杨山以东的泥湾门形成于清初乾隆年间(1736

—1795 年),磨刀门则是西江干流入海口,清道光后至光绪年间始形成①。

(十九世纪初,磨刀门西侧又形成鸡啼门,成为泥湾门的出海道)。三角洲最西端的崖门,系潭江和西江支汊江门河所汇的艮洲湖的海门。以上构成了整个珠江出海口的八大口门②。

珠江三角洲各个口门分水分沙的条件不同,淤涨速度很不一致。北江各出水道的口门都朝东南敞口,下泄洪流所携带的泥沙将继续向东南堆积伸展,遇到由伶仃洋上溯的海潮的顶托,便在西侧沿岸堆积。蕉门和洪奇沥的输沙量为它北面沙湾水道的五至七倍,在海潮的挤压下,其口外洲坦的发展最为迅速。中山县万顷沙五万多亩沙田,就是近一百多年内淤涨起来的。万顷沙继续以平均每年一百一十米的速度向海外延伸。

西江南流的口门,由于各河段所处位置不同,其发育形态也有差别。磨刀门外的大横琴岛、三灶岛等是沿岩岛周缘沉积扩展而成。另外在两主流之间的低压区,也有沙洲或沙嘴的发育,如泥湾门口的海心沙,磨刀门口的灯笼沙等,其中灯笼沙的沙田一万七千多亩,都是在本世纪内才淤积起来的, 目前仍每年向外伸展达八十至一百米。沿海每年新涨沙田达一千至二千亩。各口门湾头由于受潮汐的顶托,也促进了泥沙的淤积。目前各口门海湾正处于日渐淤浅之中,如澳门、大横琴岛至三灶岛之间的大片水域,水深已浅于二米。

磨刀门每年向前延伸在一百米以上,其前缘已渐伸展至古海湾之外。虎跳门和崖门一带每年伸长则不足十米①,虎门外的伶仃洋和崖门外的黄茅海是至今尚未被泥沙完全填淤的古海湾残余部分。但是随着海滩淤积的迅速推进和围垦的开展,在一两个世纪之后,珠江三角洲的建造和发育,将不再只是限于海湾的范围之内,而要向开阔的外海发展了。

珠江流域每年的泥沙量平均估算不过八千三百三十万吨,远比黄河、长江少得多,但是珠江三角洲的形成速度却比较快,这是因为它处于丘陵起伏基岩岛屿密布的相当隐蔽的海湾内,有着良好的沉积环境,而珠江口沿海一带的潮差不大,回流小,也有利于河流泥沙的沉积,再加上三角洲本身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三角洲又是在浅海的环境下沉积的,其沉积层很浅,据推

① 道光《香山县志》。

② 光绪十七年《广东图说》。

① 钟柏松、黄广耀:《关于珠江三角洲的几个问题》,《地理学资料》1958 年 8 期。

算平均仅三十一至三十五米左右,而长江三角洲的沉积层为一百多米,近代黄河三角洲更在二百米以上。此外,由于人们在珠江三角洲筑堤围垦,约束河身,也起了促使泥沙集中淤填于口外的作用。以上这一切,决定了珠江三角洲迅速填没海湾并继续向外发展的必然趋势。

解放前,珠江三角洲由于水利失修,经常发生旱涝灾害。1915 年,洪水冲决堤围,南海、番禺、顺德、中山等县受灾面积达二百二十多万亩,受灾人口一百四十七万人。1943 年,发生百日无雨的旱灾,赤地千里,仅新会县即饿死十二万人。解放后,通过联圩并堤,疏浚河道,建筑闸坝及防潮大堤等一系列水利措施,已初步实现稳产高产,旱涝保收。为了适应经济日益发展的需要, 1951、 1953 及 1965 年先后在三角洲上增设了江门市、珠海县

(1979 年改县为市,1983 年设置经济特区)及斗门县。现在珠江三角洲面积已扩展至一万一千平方公里,人口超过八百万人,盛产水稻以及糖蔗、蚕桑、黄麻、水果等亚热带农作物,成为我国农业和商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