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期“版筑法”及“石囤木桩法”的海塘

相传早在秦代,为征服钱唐涌潮,杭州湾畔即有海塘的兴筑。有史可考的则始于晋代。东晋咸和年间(326—334 年),吴内史虞潭在长江三角洲前缘“修沪渎垒,以防海沙”①。沪渎垒在今上海市宝山县境,“垒”就是海塘, 这是江浙海塘的最早记录,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

唐代随着江浙沿海地区的开发,为消除涌潮对濒江临海一带农田的威胁,海塘工程逐渐受到重视。时盐官“有捍海塘,堤长百二十四里”②。盐官即今浙江海宁县。海塘由此向东延伸,历海盐、平湖、金山、华亭(今松江)、奉贤、南汇至上海吴淞江入海处止③。当时修筑的是土塘,用的是“版筑法”, 就是像打泥墙那样用两面木板夹成模子,中间填土夯实而成,由于滨海一带的土壤多为粉砂土,缺乏粘性,质地松散,易被潮水淘空,因而土塘极不稳固。

五代吴越王钱镠于天宝三年(910 年)在杭州候潮门和通江门外筑塘防潮。据《吴越备史》载,所用为“石囤木桩法”。所谓“造竹络,积巨石”, 即就地取材,砍竹编笼,开山取石,将碎石装入竹笼内,抛入海中,堆成海堤,然后两侧打上高大的木桩加以固定,上面再铺以石块,这样不仅使堤身加重,以抗御潮击,而且加打木桩,防止潮水淘空塘脚粉砂土,确保海塘不致崩坍。这是从土塘过渡到石塘的一个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