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运道的黄、运分立

京杭大运河在鲁桥(济宁东南)至清河(今清江市西废黄河以北的旧县) 间,借用了泗水及黄河水道。明正统后黄河决口泛滥频仍,运道屡被冲溃。明、清两代曾多次开凿新河,使其尽量与黄河分离,以确保运道的畅通。

  1. 夏镇新河 嘉靖五年(1526 年),黄河决口于曹、单等处,冲入沛县附近运道。第二年,总河盛应期就在昭阳湖东,开凿一条自南阳三河口

(今山东鱼台北南阳镇)过夏镇(今山东微山县)至留城(今已沦入微山湖) 的“南阳新河”。功未成半途而废③、嘉靖四十四年(1565 年),黄河复于沛县飞云桥决口,徐州、沛县间运道淤断,第二年,工部尚书朱衡兼理河漕, 便遵循盛应期的旧迹,自鱼台南阳镇,引水经夏镇抵沛县留城,入于河。名为“夏镇新河”①。这一条全长七十公里的新运道,避开了沛县一段黄河险工。这是徐州附近运河第一次大改道。

  1. 泇河 万历三十一年(1603 年),黄河又在单、曹、沛县决口, 洪水灌入昭阳湖,入夏镇,冲进改线后的新河道。运道再度淤塞。第二年, 总河侍郎李化龙开辟“泇河”,由沛县夏镇东李家口引水东南合彭河,经韩庄湖口(微山湖东),过泇口镇(江苏邳县西北)合泇、沂诸水,南下至邳州直河口(今宿迁西北皂河集)入黄河②,全长一百三十公里,避开了徐州附近黄河徐、吕二洪之险,既道路近直,又水源充沛,渠成后漕舟三分之二均改就泇河,徐州运道逐

渐被废弃了①。

  1. 通济新河 天启三年(1623 年),河决徐州青田大龙口,徐、邳、灵、睢诸河并淤。两年后,漕储参政朱国盛又在泇河以下由邳州直河口东岸的马颊口起,开凿了一条避开邳州、宿迁之间黄河刘口、磨儿庄、直口诸险, 下达宿迁骆马湖由董口入黄的运道,名“通济新河”,全长二十八公里②。从此,宿迁以北的运道,基本上做到了“黄、运分立”。

① 光绪《山东通志》卷一二六《运河考》。

② 《明史》卷八五《河渠志》三,运河上。

③ 《明世宗实录》卷八十四。

① 《图书集成》卷二二七,引雷礼《夏镇河工成记》。

② 《明史》卷八五《河渠志》三,运河上。

① 《明神宗实录》卷二九九。

② 《明史》卷八五《河渠志》一,运河上。

清顺治十五年(1658 年),董口淤塞,河督朱之钖另在宿迁石牌口迤南开了一里长的新河与大河接通。康熙十九年(1680 年),河督靳辅复在骆马湖西侧开凿了二十公里的“皂河”,上接泇河,下达黄河,以代替石牌口新河。一年后,皂河口淤塞,靳辅又开渠,将运口东移至张庄(宿迁县西北)。

  1. 中河 康熙二十五年(1686 年),靳辅继续为避开宿迁以南的黄河而施工,“自骆马湖凿渠,历宿迁、桃源(今泗阳西南)至清河(今淮阴西淮河北岸)仲家庄出口,名曰‘中河’。粮船北上、出清口(今清江市西、淮河出洪泽湖之口)后,行黄河数里,即入中河,直达张庄运口,以避黄河百八十里之险”。后又经过几次疏浚和改凿,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 年) 移仲庄运口于杨庄(旧清河县东北)。终于黄、运二道完全分立。自济宁至清河县清江浦间的一大段运道,即不再经由黄河与靠近黄河的泗水下游, 从而保障了运道的畅通。直至清道光六年(1826 年)以黄河屡决致运河淤塞日甚,乃暂行海运,以分滞运③之前,清政府漕粮全部用运河转漕,这是京杭大运河漕运的鼎盛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