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济水的流程及其变迁

济水在春秋时代即为中原地区沟通东西的重要河道。吴王夫差与晋平公会盟于黄池,即特由淮、泗北上凿菏水以通济。关于济水的流向,据《水经》的记载,两汉三国时,自成皋县(今河南汜水西)北从黄河分出,东流经荥阳县(今荥阳县)北,过荥泽,经阳武县(今原阳县)南,封丘县(今封丘县西南)北,平丘县(今封丘县东)南,济阳县(今兰考县东北)北,冤句

(今山东菏泽县西南)、定陶(今定陶县西北)县南,至乘氏县(今巨野县

① ②《新唐书》卷二二三上《许敬宗传》。

③ ④《禹贡锥指》,《皇清经解》卷一二,页 68,69。

西南)向东北流注入巨野泽①。

从巨野泽北出以后,东北过寿张县(今东平县南),汶水来汇,北过须昌县(今东平县西北)、谷城县(今平阴县西南东阿镇)西,临邑县(今东阿县)东,卢县(今长清县南)北,流至今济南市的泺口镇,这段河道大略和今黄河相同。泺口以下则在今黄河以南,经菅县(今济阳县东)南,梁邹县(今邹平县北)北,临济县(今高青县东南)南,过利县(今博兴县东) 西,东北入于海。其中临济县以上一段,约当今小清河之南;以下一段, 约当今小清河之北,晋代以后又有所谓“别济”的名称。

到了北魏时代,据《水经注》记载,济水自荥泽以东至巨野泽,已分成南济、北济二派:南济经过阳武县、封丘城之南,大梁城(今开封市)、小黄(今开封东)、东昏(今兰考县东北)县之北,济阳、冤句、定陶县之南, 至今巨野县西南入于巨野泽;北济则经过阳武、封丘、济阳、冤句县之北, 乘氏(北魏时移至令菏泽县境)、城阳(今菏泽县东北)县之南,至今郓城县西南入于巨野泽②。

郦道元《水经注》在提到济水东流荥泽时,对注入济水的荥渎与扈亭水, 均有“今无水”的记载。至于济隧,更明确提出:“水脉径断,故渎难寻”①。说明当时,黄河南岸至巨野泽之间的济水已阻塞不通。早在东晋桓温北伐前燕时,即因巨野泽之西水流已断绝,他不得不另开桓公渎,凿巨野百余里引汶水会于济,利用巨野泽以下的济水以沟通黄河的运道。说明在晋代黄河与巨野泽之间的南济和北济就已断流了。

唐代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志》关于济水的记载,已不及巨野泽以西②,所述济水的历程:南起浑城县,流经须昌县西,卢县东,长清、历城、全节县北,临邑县东,临济县南,章丘县东,济阳、邹平县南,经长山、高苑、博昌县北由蒲台入海③。杜佑说:“今东平、济南、淄川、北海界中有水流入于海,谓之清河,实菏泽、汶水合流,亦曰济河”①。李吉甫所记唐代济水经行的地方,正是属于杜佑所说的这四郡之内。济水下游所存留的这一段河道, 由于利用菏泽、汶水作为水源,泥沙少而清澈,因而济水的名称已逐渐为清水的名字所替代。

五代、北宋曾经疏导过南济故道,自开封而东,经今兰考、山东定陶注梁山泊,下接济水,名叫五丈河(广济河)。用来沟通山东地区至京师间的漕运,与汴河、惠民河、金水河并称为“漕运四渠”。但为时不久,又复湮废。北宋以后,受到黄河决徒的影响,伪齐刘豫导引泺水东行,入济水故道, 于是济水的下游河道,便分别被大清河、小清河所占夺:自汶口至泺口一段, 变成了以汶水作为源头的大清河(又名北清河)河道;大清河泺口向东,由济阳、蒲台(今滨县南)、利津入海,与今黄河河道相同;自泺口以下一段, 变成了以泺水为源头的小清河,由章丘(今章丘北)、邹平之北,高苑、博

① 《水经注》卷七、八《济水》。

② ③《水经注》卷八《济水注》。

① 《水经注》卷七《济水注》。

② 《元和郡县志》卷五《河南道》一,济水。

③ 《元和郡县志》卷十《河南道》六;卷十一《河南道》七;卷十七《河北道》二。

① 《通典》卷一七二《州郡》二。

兴之南,东流入海,与今小清河河道大致相同。从此,济水已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