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55—1896 年黄河改道的初期

1855 年铜瓦厢决口之初,下游入海河道未筑堤防,黄河所挟带的泥沙, 大部沉积在张秋镇以上的冲积扇上,由此下泄至大清河口的水较清,泥沙很少在河口淤积。史载同治十二年(1873 年)齐河至利津“每有涨溢,出槽不过数尺,尚可抵御,并无开口夺流之事”②。光绪元年(1875 年)以后,铜瓦厢以下陆续修筑南北大堤,泥沙淤积于河床,使河床垫高拓宽。光绪八年

(1882 年),历城桃园决口,下游河道从此以决徙为常态,至光绪二十二年

(1896 年),已是水行地上,河底高于平地。总的情况是,在这四十年内, 黄河泥沙多因河水的泛滥沉积于河漫滩,河口外的堆积相对来说还比较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