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二世纪以前独流入海时期

远在四千多年以前,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就有了关于“淮”的记载。

《尚书·禹贡》说:“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古代发源于河南境内桐柏山的淮河,流经安徽北部,在盱眙以下,与来自北面的沂、泗水会合,经淮阴、涟水到云梯关外入海。又《禹贡》扬州的贡道:“沿于江、海,达于淮、泗。”因其时江淮未通,须沿江入海,自海入淮、泗。当时淮河原是一条独流入海的河道。春秋时,周敬王三十四年(前 486 年)秋, 吴筑邗沟,“渠水首受江、北至射阳入湖”①。说明当时沟通江淮之间的运河,水流方向是从南向北的,因为长江的水面高于淮河,运河始能导江水入淮。以上的事例,表明古代的淮河河槽低而且深,它的含沙量也很小,因而灌溉便利,航运通畅。即使沟通江淮的邗沟筑成以后,周敬王三十八年(前 482 年),吴王夫差北上黄池会盟时,越军为了断吴王归路,也还是沿海北上驶入淮水的②。

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即利用淮水发展灌溉和航运。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兴建了溉田万顷的芍陂(今安徽寿县安丰塘)以及大量的塘堰和引水灌溉工程,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沟通南北的运河邗沟、鸿沟、菏水的开凿,更使淮河流域交通发达,成为我国古代经济文化发展较早的地区之一。自古以来,就流传着“江淮稻粱肥”以及“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的民谚。宋人的笔记里,还曾提到“在盱眙候潮”的故事。当时海潮由云梯关进

入淮河,还可以上溯到盱眙,说明在十二世纪以前,淮河还是非常深广和航运通畅的。

淮河北岸是一片开阔的向南微倾的平原,颍河、西淝河、涡河、浍河等支流即由北向南顺着坡度流注入淮河,黄河的南堤便成为这些河流与黄河之间的分水岭,只要从郑州到寿张之间的黄河南堤有一处溃决,造成泛滥,黄水便顺着斜坡漫入淮河。在历史时期,因黄河溃决入准而造成的灾害,屡见不鲜。但从上古到北宋,黄河下游入海河道偏北,决徙泛滥较少,淮河基本上还是安定的,还是一条“利河”。

① 《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下,广陵国·江都县条。

② 《国语·吴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