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永嘉之乱以后,黄河流域大量耕地被辟为牧场,农业经济衰退

② 《三国志》卷二《文帝纪》。

① ③《后汉书》卷七二《董卓列传》。

① 《后汉书》卷四九《仲长统列传》。

三国时,奄有黄河流域的曹魏,为恢复经济,在西起上邦(今甘肃天水), 东至青、徐,北抵幽、蓟,南及淮南的广大地区实行屯田和兴修水利。“自寿春到京都,农官田兵,鸡犬之声,阡陌相属”②。特别是屯田规模最大的淮、颍流域,“资食有储而无水害”。袁术时,淮南残破的状况有所改变。被董卓焚为废墟的都城洛阳,又成了政治、经济中心,西域商人也远来洛阳贸易。邺城也成了比较繁华的城市。中原地区经济的恢复发展,使黄河流域的经济仍比南方的吴、蜀两国占着绝对的优势。为后来西晋统一全国奠定了物质基础。

但是,西晋统治集团的腐朽,为争夺中央统治权而爆发的“八王之乱”, 战场遍及黄河南北及长安、洛阳,使刚刚得到一些复苏的黄河流域的经济又遭到破坏。而另一重要因素,即北方和西面游牧部族的内迁。魏、晋时期, 汉族统治者为了加强对边境少数民族的控制,利用他们充当兵丁及补充内地劳动人手的不足,经常招引和强制他们入居内地。如曹操安置并州匈奴五部于太行山西至汾水流域。晋武帝时,迁“杂胡”二十余万口于今晋、陕、甘三省境内;鲜卑族中的一部分迁到雍、凉二州及陇西一带;氐、羌族则被迁到关中的泾渭流域。这些入迁的民族多以其游牧经济代替了当地的农业经济,使这些原来黄河流域富庶的经济地区,农业生产日趋凋敝。

永嘉之乱以后,黄河流域被破坏的情形就更加严重了。十六国时期,各国相互兼并,战乱频仍。人民不是死于战乱,就是流徙到江南去。除少数群众建立坞壁以自保,还使某些地区得以继续保持小规模的农业生产以外,“千里无烟”已成为黄河流域的普遍现象。十六国中也曾有一些统治者,在稍事安定以后,提倡过农业生产,如后赵石勒派官吏“循行州郡”,“劝课农桑”, 赏赐“力田”者①;前秦苻坚在关中推广汉代的区种法,及兴修引泾灌溉的水利工程②;西凉李暠在河西走廊设侨郡,安置江、淮和中州的流人,发展农业

③,北燕冯跋在辽东整顿吏治,劝课农桑④等,但在当时局面变化倏忽无常的

情况下,这些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也只能局部的收效于一时而已。十六国时期,各少数游牧民族迁徙到中原地区以后,仍大多因袭他们原

来从事游牧的习惯,很少从事农耕生活,即使大力实行汉化的北魏政权也不例外。如魏明元帝曾下诏,六部民有羊百口者,调戎马一匹,可见鲜卑人民还是从事畜牧事业。即使为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毅然放弃自己民族的旧俗而进行改革的魏孝文帝,也仍在中原地区设置规模巨大的牧场,例如他在太行山东南的河阳(今河南孟县)所设置的牧场,养马十万匹⑤,牧场的范围东至石济水(今河南延津县),西至河内(今河南沁阳县),南濒于黄河,这里原来正是农业发展的地区。后来东魏高欢曾对鲜卑人说:“汉民是汝奴,夫为汝耕,妇为汝织,输汝粟帛,令汝温饱,汝何为凌之?”又对汉人说:“鲜卑是汝作客,得汝一斛粟,一匹绢,为汝击贼,令汝安宁,汝为何疾之?”⑥

② 《晋书》卷二六《食货志》。

① 《晋书》卷一○五《石勒载记》下。

② 《晋书》卷一一四《苻坚载记》下。

③ 《晋书》卷八七《凉武昭王传》。

④ 《晋书》卷一二五《冯跋载记》。

⑤ 《魏书》卷一一○《食货志》。

⑥ 《资治通鉴》卷一五七《梁纪》。

可见北朝时鲜卑人还是从事畜牧事业而只令汉人进行农耕,大量耕地被辟为牧场,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黄河流域经济的萧条,也在城市的残破上有所反映,由于战争的破坏, 使许多都市饱受摧残。在相互征战中,都市中的人口及手工业者都成为掠夺的对象。当西晋愍帝在关中建立政权时,“长安城中户不盈百,墙宇颓毁, 蒿棘成林”①。原是西晋都城的洛阳,所受破坏的程度更为严重。东晋桓温北伐收复古都时,已是一派“河洛丘墟,函夏萧条,井堙木刊,阡陌夷灭”② 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