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代的“石囤木柜塘”及明代的“垒砌法石塘”

宋代以来,长江三角洲南缘,即杭州湾北岸,海潮侵蚀作用显著。海盐县城原距海边四十五余公里,因大量坍塌,到南宋末年已不到三百步。盐官以南二十余公里的地方,尽为海潮所吞没,县治也几沦于海。

元时创“石囤木柜塘”。以木栅作格,实以砖瓦块石,一面填塞沟港, 以防潮水涌入。后用“探海法”进行测量,发现岸沙淤积,塘身渐固,得以暂安。因将原来坍塌严重的盐官改名为“海宁”,以示永远安宁之意。

明代是我国海塘建设大发展的时期,对江浙农业区屏障的海塘建设,更视为“第一要务”①。据《海塘揽要》记载,明代二百七十六年中,海盐至平湖段海塘的兴修即达二十一次。至明末基本上都已改成石塘。

明代建筑海塘比较突出的成就有二:其一是王玺发明的“垒砌法”。为克服坡陀法因石头受到外力后会向里斜压,日久即易倾倒的缺陷,改斜砌为垒砌,把过去外纵内横的砌石法,变为纵横交错的叠砌法。同时在层层迭砌时,逐层内收,使石塘外侧象阶梯一样,而内侧的石料则叠砌得平正整齐。这样内齐外斜,下宽上窄,基础大,上面小,塘身逐渐斜向海滩,以杀潮势; 其二是在石塘内衬以土塘,即在塘内侧填筑厚度约五倍于石头的黄土,石头上附着了泥土,犹如人身骨骼上附着了肌肉一样,使塘身更加坚实不易冲溃。并可防止咸潮透过塘身渗入农田。此法为明代周忱所创,在十五世纪上半期开始实行,后来推广到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