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历史时期长江中下游河床的演变

湖北宜昌迤西的长江上游河段,流经山陵谷地之间,历史时期河床比较稳定,无显著变化。宜昌以下长江出山地而进入中下游广阔平坦的平原地区, 历史时期河床变化较大。

在历史早期,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森林植被茂密,长江中下游河床宽浅,分流河道较多。在古云梦泽所在的江汉平原地区,以江陵为顶点的入湖三角洲平原上,春秋战国时期即有夏水、涌水等分流河道的发育;古彭蠡泽所在的以武穴(今湖北广济)为起点的入湖三角洲平原上,《尚书·禹贡》所谓“九江孔殷”,也是对战国时期这一江段呈现若干河道分流的描述。后来司马迁“登庐山观禹疏九江”,说明西汉时分流河道依然存在,至今以武穴为“穴口”的长江分流遗迹,在卫星和航空照片上仍依稀可辨。

长江北面的分流河道,随着长江的发育逐渐趋于消亡。此后,长江中、下游的河床,由于所处地貌形态的差异,其演变表现为以下两个河段的两种不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