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中期以后日趋萎缩中的洞庭湖

清咸丰二年(1852 年)及同治十二年(1873 年),荆江南岸相继发生藕池及松滋决口,加上原有太平、调弦两口,形成四口分流局面,荆江泥沙大量输入洞庭湖。根据 1934—1936 年及 1951—1964 年共十六年水文实测资料统计:洞庭湖多年平均由四水及四口输入泥沙总量为一亿六千一百三十万立米。其中四口为一亿三千九百四十万立米,即占入湖总量的百分之八十六点四。而洞庭湖从城陵矶排出的泥沙平均每年仅为三千七百二十万立米,占入湖泥沙总量的百分之二十三点一。因而每年沉积湖底的泥沙占入湖泥沙总量的百分之七十六点九,即一亿二千四百十万立米。据计算全湖年平均淤积厚度达三点四九厘米③。正因为湖区沉积量远远超过湖盆构造下沉量,一百多年来,湖泊正经历着自然葑淤消亡的过程。

由于大量泥沙的淤积,洞庭湖湖盆内先后涌出了南县、白蚌、草尾、北大市等高洲。再加上历代军阀官僚与水争地,与民争利,一见淤洲,竞相围垦,以致滨湖地区垸垸相联,湖面越来越小。据统计湖内湖滨约有八百五十多万亩耕地,都是原来湖底经围垸开垦而成的。解放前,堤垸失修,水患频仍,仅 1931—1949 年间,洞庭湖区就遭到四次大水灾,每次淹没良田均在四

百万亩以上。最严重的一次为 1935 年,湖滨百分之九十的堤垸被冲垮,受灾人口达三百余万,淹死一万四千人,大好的江湖沃野,沦为万户萧疏、病厉猖獗的地区。

根据历史资料,清道光五年(1825 年),洞庭湖的面积为六千三百平方公里。到 1937 年的一百多年中,平均每年缩小十四平方公里,减到四千七百平方公里,洞庭湖被分割成东、西、南洞庭湖、大通湖及许多小湖。解放后, 由于修堤并垸,进行围垦,以扩大耕地面积,仅五十年代,洞庭湖即萎缩了一千二百零九平方公里。六十年代以后,在极“左”路线影响下,“以粮为纲”,盲目围垦,湖面更见缩小,原来位于湖滨的常德、澧县、安乡、益阳等城市,现在距湖远的已有十余公里,近的也有三四公里。湖区面积已缩小到二千八百二十平方公里。本来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的洞庭湖,现已小于鄱阳湖,而退居到第二位。

在历史时期,洞庭湖凭着它“容纳四水,吞吐长江”,曾对人们作出了巨大贡献。由于它承受四水的全部流量,并容蓄长江从四口分泄而入的水量, 在汛期对长江发挥着重大的调蓄作用。如 1954 年长江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洪

① 嘉靖《常德府志》卷五,山川条。

② 道光《洞庭湖志》卷二。

③ 以上统计数字主要根据湖南省水利电力科学研究所编:《洞庭湖变迁史》。

峰时,据该年 7 月 30 日观测的资料,由于洞庭湖的蓄洪作用,使长江洪水流量削减了百分之三十九点七。为了保证洞庭湖这一长江的天然调蓄水库的蓄洪能力,如何延缓它日趋萎缩以至消亡的过程,确是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