圩田和围田的发展

长江下游地区的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治水、治田经验。圩田和围田就是他们在长期实践中的一种创造。

三国时,孙吴在今安徽境内沿江地区开辟圩田,即在地势低洼的地方筑堤拦水辟田,如望江县东北兴筑了长三千九百七十余丈,阔十丈,高二丈, 周三十余里的“西圩”,圩中垦田三万七千余亩①。和州(今和县)西南筑铜城堰,“周四百里,溉田三千顷”②。宣城县则有相传为吴将丁奉修建的金宝圩③等。

这种圩田的制度一直延续下来,宋代范仲淹在庆历三年(1043 年)《答手诏条陈十事》中述及江南东路的江宁府及宣、江、池、太平等临江府州的圩田时说:“每一圩方数十里,如大城,中有河渠,外有门闸,旱则开闸引江水之利,潦则闭闸拒江水之害,旱涝不及,为农美利”。浙西即今太湖流域,初时疏浚河沟,修固堤塘,称为塘浦。到北宋后期则称为围田,围田是在湖滩地上围湖垦殖,围与圩都是筑堤围垦,在形式上并无多大区别,只是由于地区不同,江南东路叫圩田,浙江西路称作围田而已。

北宋后期,圩田大量发展。政和中(1111 年至 1118 年),太平州(今当涂县)修治江田“自三百顷至万顷者凡九所,计四万二千余顷。其三百顷以下者又过之”①。太平、建康等地计有圩田千余区,其中以太平州的政和圩与建康府的永丰圩规模最大。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 年),重修政和圩并兴筑芜湖万春、陶新及当涂广济等圩。据乾道八年(1172 年)统计,太平州福定、庭福等较大圩田有圩岸一百公里,芜湖县圩岸一百四十余公里,通当涂圩二百四十余公里,又宣城有一百八十圩岸长二十五余公里。这些圩田, 成为江南粮食的主要产区之一。

浙江西路的围田与江南东路的圩田情况不同。由于在太湖湖区的大量围垦,导致排水不畅,涝溢成灾,南宋政府曾一再申禁。如乾道初(1165 年), 禁止太湖流域再修新围田,并破苏州围田九千余亩,使废田还湖。但官僚地主恣意扩展,虽屡次检查禁修,围田却有增无减。到淳熙十一年(1184 年), 太湖地区围田已达一千四百八十九所。及至元初,蒙古贵族更在太湖一带肆意围垦。围湖垦殖与蓄洪排涝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使地势低洼的太湖平原, 因水流壅塞,排泄不畅,灾害频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