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早期的原始沟渠灌溉1.三代时期的沟洫

我们的祖先早在四千多年以前,就开始发展农田灌溉事业。当农业生产

还处于原始的“火耕水耨”阶段时,人们就在放火烧荒之后,引水灌田。即所谓:“烧薙行水,利以杀草;如以热汤,可以粪田畴,可以美土强”①。起初灌溉多依靠人力提水,以后在实践中受到水往低处流的运动规律的启发, 懂得了开渠引水灌田。相传大禹治水时,“尽力乎沟洫”②,以及“决汨九川, 陂障九泽,丰殖九薮,汨越九原”③,说明禹很可能是中国原始的沟渠灌溉工程的最早发明者。

周氏族的早期首领公刘,在选择田地位置时首先注意水源情况。《诗经》中的《大雅·公刘》一诗歌颂他说:“笃公刘,既溥既长,既景(影)乃冈, 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其军三单,度其隰原,彻田为粮。”这里所说的“观其流泉”,即看泉源和流向是否便于灌溉和排水。公刘的后代古公亶父率部族从豳地迁到岐山下的周原(今岐山县东北)后,《诗经》中的《大雅·皇矣》一诗里有这样的诗句:“我池我泉,度其鲜原。居岐之阳,在渭之将。” 说明这时周部族已经进一步用人工修池引泉,经营灌溉了。

商代沟洫工程开始有了文字记载,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一个“■”字

,从其原始字形判断,■从田,从川,即田边的灌溉沟渠。说明商代已经有了自流灌溉。到了西周,沟洫工程进一步发展,《诗经》上又有不少记载。如“彼泽之陂,有蒲有荷”②。泽、陂就是用拦水坝蓄水的工程。又如“滮池北流,浸彼稻田”③,这里所指滮池是渭水支流滮水的上源,在当时西周都城丰、镐的附近,是为稻田供水的人工水库。

《周礼·稻人;遂人》中还对沟洫的布置有所记载:“稻人,掌稼下地, 以潴(池塘)蓄水,以防(堤防)止水,以沟荡(引)水,以逐(小沟)均水,以列(畦)舍水,以浍(大沟)泻水。”所谓沟、浍、遂、列等是渠系中被用来引水、排水及分配水的逐级渠道,这和今天渠系中的干渠、支渠、斗渠、毛渠相似。初步形成了原始的蓄水与灌、排相结合的渠系工程。

早期的原始沟渠灌溉还很不完善。由于奴隶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人

① 卡·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1972 年版,页 68。

① 《礼记·月令》。

② 《论语·泰伯》。

③ 《国语·周语》。

② 《诗经·陈风·泽陂》。

③ 《诗经·小雅·白桦》。

们对水的控制能力还很差。殷代甲骨文中就有许多奴隶主预卜降雨情况的卜辞,如“己酉卜,黍年,有足雨”;“庚午卜贞,禾有及雨,三月”①。《诗经》中也有不少祈祷降雨的诗歌,如“琴瑟击鼓,以御田祖,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⑤;“有渰萋萋、兴雨祈祈,雨我公田,遂及我私”⑥。从当时人们对自然降雨的依赖程度,反映出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还处于较低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