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障碍物

在这里,应该考虑一下三个有关供给与需求的使人困惑的根源,一代又一代学习经济学的人都受到这三点的困惑。第一点是关于以下的重要事实, 在作出需求表或需求曲线时,人们总是坚持“其他条件必须相等”。第二点是关于曲线的移动和沿着曲线的移动之间的区别。第三点是关于供给与需求在均衡时相等的准确意义。

“其他条件相等” 为了作出小麦的需求表,我们变动小麦的价格,并观察在任何一段时期中小麦购买量的变化,在这段时 期中。不允许其他因素改变,以便使它们不致影响我们的实验。

具体来说,这就意味着,当我们变动小麦的 P 时,我们不能同时又变动家庭收入、替代品如玉术的价格或任问其他可以使小麦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为什么?因为,正如任何想孤立出一个因果关系的科学家一样,我们必须一次只改变一个因素。

当然,在经济学中,我们不能在实验室中进行控制下的实验,我们在观察经济统计的数字时,很难使其他条件不变。这个对我们进行经验数据的实验的局限性使得我们进行条理清晰的逻辑思考更加重要。因为,只有如此, 我们才有可能在其他许多因素同时作用于同一情况时,识别和衡量重要的倾向——如 P 对于 Q 的影响。

图 4—4(b)中需求移动的情况可以说明由于没有遵守下面的规则而造成的通常错误:在作出需求曲线时,除价格以外,其他条件必须相等。

假设供给曲线移动很少,或没有移动。但是,假设在就业充分和人们具有足够收入来购买较多小麦的繁荣时期,需求曲线移动到 D’D’。又假设在经济周期的较为不景气的阶段,需求曲线总是向下移动到 DD。现在,把小麦市场上应有的实际统计数字画在绘图纸上。

在繁荣时期,你会画出均衡点在 E’,而在不景气时期,画出均衡点在E。用一根直尺把图 4—4(b)中的 E 和 r 两点连结起来。你宣称:“我否定了需求向丁倾斜规律。因为,可以看到,当 P 具有高数值时,Q 也是如此

——如 E 点所示。当 P 降低时,这个变动不但没有使 Q 增加,反而使 Q 减少

——如 E 点所示。连接 E 和 E″的直线代表一条向上倾斜,而不是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因此,我推翻了一条基本经济规律。”

可惜呀,你将会沮丧地发现经济学的基本规律之一并没有被推翻:在这里,其他条件并不相等。正如一个人宣称,佛罗里达的养老院不利于健康, 理由是它的死亡率很高。和那个人一样,你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变量。在 P 上升的同时,其他条件并没有保持不变;相反,收入也提高了。收入提高使购买量增加的反倾向抵消了 P 上升使购买量减少的倾向而且有余。

为什么这是坏的科学方法呢?因为,它导致荒谬的结沦,例如:“在革命性地推翻所谓需求向下倾斜规律的基础上,我预测,在特别丰收的年份里, 小麦的售价将较高,而不是较低。”这种推理不但会导致荒谬的预测,使投机者或面粉厂遭受巨大损失,而且也会使我们看不出其他重要经济关系—— 例如,当家庭收入上升时,物品如小麦的需求曲线具有向右上方移动的倾向。

沿曲线变动和曲线的移动 与其他条件相等的问题密切有关的,是对曲线的移动和沿曲线变动的常见的混淆。在讨论问题时,必须极其小心不要把需求的增加(意指整个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和需求量的增加(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向价格较低的方向运动的结果)混为一谈。

需求增加或供给增加,意味着需求曲线或供给曲线的移动。在需求曲线

上的一个点代表在特定价格的“购买量”或“需求量”。

因此,供给增加(或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将由于价格下降而导致需求量增加;这是沿需求曲线向下变动,而不是需求曲线的移动。

让我们运用这一区别来分析以下的错误论点:“农业歉收不总是提高价格,起初价格可能上升。但是较高的价格会降低需求,减少的需求将再次使价格下降。因此,农业歉收并不一定真正提高小麦的价格!”

怎样评价这个论点?这是一个文字的诡辩的例子。以上五个句子中有一个是错的,因为“需求”这个词的意思用错了:第三句中用的“需求”一词, 其含义是“需求量”,因而混淆了沿曲线的变动和需求曲线的移动。正确的说法应当是这样:

农业歉收会提高价格,因为向左方移动的需求曲线提高小麦的均衡价格,较高的均衡价格将减少需求量,正如消费者沿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向上运动。但是,由于没有发生需求曲线的移动,因此没有理由认为需求量的减少将导致价格的下降。

均衡的意义 最后一个障碍物是较为微妙的,出现的可能性较少。但是,

消除它却不那么容易。这个障碍物表现在以下的说法中,“你如何能说,供给与需求的相等决定某一特殊的均衡价格?因为,归根结蒂,一个人的出售量正好是另一个人的购买量。不论价格如何,购买量必然总是等于销售量。由于这个原因,不论市场是否处于均衡,记载购买的Q与销售的Q的统计学家总是发现,它们必然相等,它们是同一种交易的不同方面。”

对此的回答是:“关于统计学家所衡量到的购买的Q必然等于他所衡量到的出卖的Q这一点,你是完全正确的。但是,重要的问题在于,在什么价格,消费者愿意继续购买的数量正好等于生产者愿意继续出卖的数量?在这个价格,需求者和供给者愿意继续购买和出卖的数量相等。也只有在这个均衡价格,才会没有使价格上升或下降的倾向。

“在任何其他价格,例如,当P高于供给与需求的交点时,任何物品的买卖,其衡量到的购买量和出售量都会相等,这是一种平凡的事实。但是, 这种衡量到的相等决不能否认,供给者渴望按这种高价出售的数量大于需求者将要继续购买的数量,也决不能否认,计划的或想要的供给,超过计划的或想要的需求的这一情况,会对价格施加向下的压力,一直到价格最后达到两条曲线相交的均衡水平为止。”

“在这个均衡的交点,也只有在这一点,每一个人——供给者、需求者以及总是报导衡量到的购买量和需求量相等的耐心的统计学工作者——才会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