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我们在前面的几章里已经看到,对投资或政府支出和税收的冲击可以推动经济超越其潜在的生产量,在以下三章中我们要了解另一种机制——货币

政策。我们将会看到,中央银行如何能够通过创造更多的货币来刺激经济。我们将看到,在极端的例子中,像上一章的图 12—5 所表示的德国的超级通

货膨胀那样,中央银行可以使每一种商品的标价增加 5 个零或 10 个零。

如果总量需求超过经济在充分就业时能够生产的数量,那么,不管通过什么途径,需求的美元就会鞭击有限的商品供给,从而使商品的价格上升。由于劳动是一种劳务,由于在这种时候劳动市场也变得非常紧缺,因而工资的上涨也构成通货膨胀过程的一部分。

在这里,因果关系的方向是很清楚的。它是从需求走向通货膨胀。这样, 如果 1922 年德国的中央银行印刷出数万亿的纸币符号,它们又流入市场中来追求面包和住宅,那么,由于货币符号变得分文不值,德国的价格水平成万亿倍的上升,这就一点不会使人感到惊奇。这是一种极度的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但是,如果是 1849 年在加利福尼亚发现了金矿,或者是越战期间由战争造成的虚假繁荣驱使经济大大超过潜在的 GNP 水平,事情在实质上也没有什么不同。

图 13—2 用我们早先的 AS—AD 框架来说明需求拉动通货膨胀的过程。假设经济在 Af 和 AD 曲线的交点 E 上,位于初始均

衡状态。在 E 点的价格水平为纵轴上的 P。

接着,出现了支出的扩大,它把 AD 曲线推向右边。经济的均衡点从 E 移到 E′。在这一较高的需求水平,价格已从 P 上升到 P’。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已经发生。

当经济处于或高于潜在的产量水平时,需求的增加会导致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在 C+I+G 上的总支出增加时,这个增加的支出就会为得到有限的实际产量的供给而进行竞争。在陡峭的 AS 曲线的情况下,扩大的总支出中的大部分最终将转变成较高的价格。价格从 P 上升到 P′。因此,把价格向上拉动的是需求的增加——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当今宏观经济学的主要流派对需求拉动通货膨胀的一般性质并没有很大

的意见分歧。凯恩斯主义者、货币主义者和理性预期学派都同意,需求拉动通货膨胀的实质在于,过多的货币支出追逐在充分就业条件下可生产出来的有限的物品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