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书如何形成“现代主流经济学的新综合”的理论体系

为了说明萨缪尔森如何在本书中部分地吸收和容纳主要为上述三个学派的观点和理论来形成“现代主流经济学的新综合”,有必要对上述三个学派的观点和理论加以非常概略的论述。

这三个派别都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都在不同的程度上受凯恩斯理论的影响,执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这是造成西方经济出现滞胀的相当重大的原因。

货币主义者认为,凯恩斯理论的一个重大错误在于忽视货币发行量过多的消极作用,以为可以用增加纸币发行量来解决失业问题,而不顾及通货膨胀的后果。货币主义者还认为,在凯恩斯主义影响下,西方国家往往通过财政政策来增加政府投资。这不过是用政府投资代替了私人本来会进行的投资。由于前者往往被用之于非生产性项目,如充实国防等,而后者的用途总是生产性的,所以财政政策的执行实际上是用非生产性投资来代替生产性投资。生产性投资减少了,企业雇工的人数必然减少,从而部分地造成失业问题。另一方面,生产性投资减少也使整个社会的生产量减少,从而部分地导致通货膨胀。总的来看,货币主义者和凯恩斯主义者一样,认为资本主义宏观经济运行的毛病主要出在总需求方面,但是前者反对后者所强调的财政政策。在货币主义者看来,财政政策是滞胀的根源,只要代之以他们建议的货币政策,一切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供给学派也认为滞胀来源于凯恩斯主义政策,但是,对这种政策怎样导

致滞胀,却具有不同于货币主义的看法。供给学派认为,西方宏观经济运行的问题来自凯恩斯主义政策对总供给的破坏。凯恩斯主义政策扩大了西方国家的开支,而为了弥补开支的增加,又必须提高征税的税率,从而使得劳动者和资本家不能获得他们应有的工资和利润。这在两个方面对总供给产生破坏作用。一个方面是损伤了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使得整个社会的劳动时间和生产量减少。另一方面也挫伤了资本家投资的积极性。资本家不愿投资, 企业的雇工人数必然下降。两个破坏作用加在一起,就是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减少社会商品总供给量和企业雇工人数,其后果只能是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存,即滞胀。供给学派主张削减税率,因为税率的减少可以恢复劳动者和资本家的积极性,一旦积极性得以恢复,滞胀问题也会随之而解决。

理性预期学派至少提出了两个观点。首先,该派否定凯恩斯主义的宏观

理论的正确性。认为,宏观经济变量不过是微观经济变量的总和,而微观经济变量又是个人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例如,国民收入这一宏观变量是一国在微观层次上的各个居民收入的总和,而个人收入又是个人劳动行为所导致的结果。西方经济学关于个人行为的基本假设条件是:个人行为必须符合个人取得最大利益的要求,即理性的人的假设条件,而凯恩斯主义理论并没有提供任何理由来证明它所研究的宏观经济变量的规律性符合个人取得最大利益的假设条件。因此,凯恩斯理论是错误的。

其次,理性预期学派企图用信息的不完全来解释资本主义宏观经济运行

的波动。该派断言,为了取得最大利益,个人力图对经济变量作出最准确的预期,以避免行动的盲目性。例如,在股票市场上,每人都想正确地预期到股票将来的价格井以此来获取最大利润。由于缺乏充分的信息,预期在短期内未必准确,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的数量会越来越多。从长期看, 人们能够正确地预期到充分就业下的总供给量,并按照所预期的总供给量确定自已的行动。这样,市场机制就会使实际的产量达到充分就业的产量。那时,即使凯恩斯主义的政策改变了总需求的大小,由于总供给不变,其后果不过是改变价格水平的高低,而实际的变量(如就业量和产量)是不变的。就是说,凯恩斯主义的政策在长期中是无效的。

理性预期学派宣称:在短期内,人们由于得不到足够的信息。行动具有

一定的盲目性,从而可以使总供给的数量发生变动,就业量和产量会高于或低于充分就业的水平。对这种情况,即使实行凯恩斯主义的政策也难奏效。因为,当信息不足时,政府也同样无法作出准确预期,制定的政策也是盲目的,无从执行。

非常概略他说来,上述三个学派的观点和理论是如此。如上所说,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本书第 12 版不得不吸收上述三十学派的某些观点,并且把这些观点和《经济学》原有的说法拼凑在一起。萨缪尔森承认:“自从作为里程碑的 1948 年第 1 版以来,第 12 版是最彻底的一次修改⋯⋯有关宏观经济学的各章现在使用具有综合性的总供给和总需求的方法。”通过这些方法的使用,“我们把不同学派的思想结合在一起——包括凯恩斯主义、古典学派(即传统的西方经济学说——引者)、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以及现代宏观主流经济学(即新古典综合派的宏观部分——引者)。” 这里可以明显地看到,《经济学》第 12 版使用总供给和总需求的方法,把各学派的思想特别是上述三个学派的思想综合在一起。

先从总需求方面来看,在第 12 版中,总需求系由三个部分所组成,即:

消费、投资和政府开支。其中,消费取决于消费倾向,投资取决于财政和货币政策,政府开支取决于财政政策。此外,财政政策中的税收还可以影响消费倾向。因此,控制总需求的办法便是使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这与第 12 版以前各版的说法是一致的。不同的是,至少增添了下列三点说法。

  1. 承认货币政策的重要性。萨缪尔森写道:“后期的凯恩斯主义者从‘货币重要性的再发现’中得到益处。货币肯定是举足轻重的。在他们早期的对财政政策的热忱中,凯恩斯主义者毫无根据地贬低货币的作用。”

  2. 认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实际执行中的比重可以改变国民收入的组成。例如,较多地使用财政政策会使消费和政府开支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增加,而较多地使用货币政策则能导致私人投资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加大。这等于承认,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可以增加非生产性的投资,扩张性的

货币政策则会提高生产性的投资。

  1. 认为在一定的条件下,财政政策所导致的政府开支的增加可以排挤掉私人投资。萨缪尔森说,“一般而论,对于政府开支排挤掉私人投资这一事实并没有不同的意见。不同的意见仅在于排挤掉多少私人投资。”

这三点都是货币主义的主要观点,而第 12 版将它们加以吸收。这表明, 在有关总需求的理论中,货币政策已经和财政政策具有相同的重要性;货币主义已经居于和凯恩斯主义平起平坐的地位。

再从总供给方面来看,第 12 版以前的《经济学》很少甚至没有涉及到这方面的问题,原因是萨缪尔森等人根据凯恩斯的理论认为,只要把总需求维持在充分就业的水平,资本主义社会能自动生产出足够的商品供给量。然而,在第 12 版中,有关总供给的论述占很大篇幅,构成宏观经济理论的两个重要支柱之一。书中把总供给区分为长期和短期两种,主要观点是:

  1. 资本主义的总供给在一定的时期是固定不变的,相当于充分就业的产量,但在不同时期,却可以改变。例如,当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积极性降低时,总供给便会缩小。这时,即使总需求被维持在充分就业的水平,失业问题和通货膨胀仍然可以出现。这一观点显然来自供给学派。

  2. 在短期内,由于一部分生产成本是固定不变的,所以总供给的数量可以随着价格水平的高低而发生变化。在长期中,由于一切成本都可以变动,所以总供给最终能达到充分就业状态时的数量,这一观点和理性预期学派关于长期和短期总供给的说法几乎完全相同。差别在于:第 12 版《经济学》把一部分成本的固定不变作为短期总供给数量改变的原因,而理性预期学派则把原因归之于信息的不完全。

综上所述,第 12 版《经济学》在新古典综合派的基础之上,吸收了货币主义、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的说法,形成了以总供给和总需求作为支柱的宏观经济理论,企图通过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相互作用,说明包括滞胀在内的资本主义宏观经济的波动以及消除波动的政策建议。它的总供给的观点受到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的影响,总需求的说法则来自货币主义和凯恩斯主义。这一套宏观经济理论再加上新古典综合派原有的以马歇尔为代表的微观经济理论即构成本书的“现代主流经济学的新综合”。该“新综合”所企图论证的是:在适当的宏观经济政策之下,以资本主义私有制力基础的市场机制能导致出最理想的社会。

早在 200 余年以前,西方经济学的开山鼻祖亚当·斯密已经提出了彼世界经济学界称之为“看不见的手的原理”。关于这一原理,斯密写道:“每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生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他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为大。”

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显然是颂扬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市场机制的说法。他虽然表达了这一说法,但是却未能加以论证。在斯密之后的包括马歇尔、瓦尔拉斯在内的许多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都企图证明这一“原理”。本书的“现代主流经济学的新综合”代表着证明该“原理”的最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