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方面的经济学

至此为止,我们一直着重指出的是总需求对理解经济周期运动和对采取矫正性的财政或货币政策行动的重要意义。在过去几年中,许多批评者认为: 经济政策变得过于偏向于需求方面。他们声称:过分注意稳定总需求有损于经济在长期中的活力。

作为这种被感觉到的过分强调需求方面的经济学的反应,出现了一个新的理论家集团,有时被称为,“供应学派”。这个集团的主要策划者是阿瑟·拉弗(他的拉弗曲线将在第三十三章考察),作家J·温尼斯基以及里根政府经济学者 N·图雷和 P·C·罗伯茨。

在政治上,供给学派经济学被里根政府公开采用,而撤切尔首相所领导的英国政府也同意它的许多观点。

虽然这个经济学者和政治领导人的集团具有范围广泛的不同看法,但却存在着三个突出的观点:从凯恩斯观点后退;强调改变总供给而不是总需求; 以及主张大幅度减税。

从凯恩斯后退 从凯恩斯观点后退可以清楚地在里根和撒切尔政府中看到。他们都发誓要制定着眼于改进中期经济增长而不是满足短期经济稳定化需要的政策,他们要确定适当的政策,然后坚持执行它们,对经济的微调—

—针对不断变化的宏观经济风向企图不断改变政策——应当加以避免。

为什么这样突然地反对早先的有关稳定经济的一致意见呢?部分原因在于:这两个政府的政策都来自接近古典的经济观,两个政府都要减少通货膨胀,并且都认为 AS 曲线是比较陡峭的,从而认为短期衰退会使价格很快恢复正常水平。此外,两个政府首脑都感到国家管得太多了——他们的经济变得像依赖政府经济刺激的瘾君子。他们认为:“径直”后退最终会导致生产率的增加。

这种新的方法在提高生产率和以低成本降低通货膨胀方面是否取得了成功呢?尽管还没有最后的结论,但自从 1980 年以来在美国显然没有重大的经济变化。通货膨胀有了重大的下降,但 AS 曲线被证实为是相当平缓的, 所以通货膨胀的这种减少却伴随着非常高的失业量。这种政策可能使生产率有某些微小的提高,但提高与否是有争议的。

另一方面,在英国,供给方面的政策似乎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巨大影响, 使通货膨胀和生产率的改进超出了许多观察家的预料。也许英国的较大影响来自英国在撒切尔政府以前所存在的较大的刚性;也许供给方面的政策较为有效的原因也在于它们比美国的政策更为严厉。

强调供给 供应学派经济学的第二个观点是强调增加总供给而不是单纯

注意 AD。如果经济是停滞的,为什么不增加 AS 而是增加 AD 呢?这可以通过增加潜在产出的措施来实现。

图 10—5 说明了一个假设的偏于供给方面的方案的影响。为便于分析, 假定政府采取步骤增加投入的供给量——也许通过减税来鼓励劳动供给量或资本形成量。为简化起见,假定生产成本在实行供给方面的政策之前,潜在产出是 3200,

该政策把潜在产出提到 3400(一个非常难于实现的变化)。如果经济处在 AS 曲线的平坦部分,那么如果 AD 曲线没有移动,该政策对实际产出的影响可能非常微小。在这个本图表明的例子中、随着经济从 B 点移到 C 点,实际 GNP 从 2700 增加到 2750。另一方面,如果 AD 在 AS 曲线的近似垂直的古典部分为 D 点与它相交,实际 GNP 会有什么变化?几乎所有的潜在产出增长都表现在实际产出之中。

不变;而 AS 曲线因潜在产出的增长单纯向右移动。因此在图 10—5 中,潜

在产出假定从 3200 的 Q*移向新的 3400 的 Q*,这使 AS 曲线在水平方向恰好移动了 200。

供给措施的影响取决于总供给曲线的形状。如果经济处于衰退之中,同时 AS 曲线又相当平坦像在图 10—5B 点所表示的那样,那么它对产出的影响会是有限的。在图中表明的例子里,均衡从 B 点移到 C 点时,只有根少的产量增长和很少的价格下降。

另一方面,如果经济处在接近古典的状态下,如在 AS 曲线的 D 点,潜在 GNP 的增加对产出会有较大的影响——潜在产出每增加 1%会使实际产出增长接近 1%。

因此,只有当与需求方面的政策相结合时,或当经济按近似古典的方式运行时,纯粹的供给方面的政策才可能奏效。偏向于供给的政策近似古典的经济中的用途可以说明:为什么这个方法对那些否定凯恩斯理论体系的经济学者具有吸引力。

关于供给方面的措施还有一个进一步的和现实的观点必须加以强调。对潜在产出决定因素的研究表明:要使潜在产出迅速和大幅度变动是极其困难的。举一目标很高的增加储蓄的方案为例;

比如说,该方案成功地使个人储蓄卒从收入的 7%增加到 9%(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假设这 2 个百分点的储蓄增长被完全引导到投资方面(一

个不大可能的结果);又假设我们等待 10 年。丹尼森等人的研究估计,这样的一个措施会使潜在产出在 10 年末增长大约 1%(例如从$50000 亿到

$50500 亿)。转动潜在产出磨盘的轮子是极其缓慢的。

税收削减 供给方面的思想的最后一个组成部分是主张大幅度减税。我们在上一章已经看到,税收变化怎样影响总需求从而影响产出。供应学派经济学者进行争辩,认为税收对需求方面的影响曾经被强调得过分了。他们认为,在 60 年代和 70 年代,政府使用税收来增加财政收入和影响开支,但是往往忽视了增税对储蓄和对工作积极性的影响。这有一定的道理。供应学派建议:应把大幅度减税当作为刺激劳动和资本供给量,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的途径。①

图 10—6 供给方面的减税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① 了解这个论点的一个方法是回到图 8—1 的宏观经济流程图。供应学派的学者会割断从税收到总需求的联系。他们可能另外画出强调从税收到劳动、资本和技术的联系的一条粗线——从而强调税收通过影响生产要索供给者的积极性来影响潜在产出。 某些供应学派的学者还进而声称:减税可以自行提供收入,从而下会导致财政收入的减少。这个观点将在第三十三章讨论税收时加以评论。

许多供应学的学者建议,把大量减税作为医治现代经济病症的措施。减税有两方面影响:它们会使 AD 曲线向外移动(从 AD 到 AD'),如上一章乘教分析所表明的那样。

如果减税使劳动或资本供给量增加,它们可以增加潜在产出——从而把 AS 曲线从 AS 移到 AS’。

供应学派的学者建议的这种减税确实会增加实际 GNP。但是统计研究认为:在 1、2 年,甚至 5 年内, AD 曲线的变动是占支配地位的因素。

“供给方面的减税”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可以用图 10—6 来加以说明,我

们从上一章的分析中知道:减税会增加总需求或使 AD 曲线向右移动。大幅度和持久的减税——如 1981 年实行的个人税削减 25%——会使 AD 曲线大幅度向右方移动。而且,这种削减很可能(但不是必然)导致潜在产出增长, 尽管对于产出这种影响是相当有限的。因此,我们在图 10—6 中把减税表示为:AS 曲线向右作出少量的移动。

供给方面大量减税的净影响,正如拉弗等人预言的那样,是大量增加产出——如图 10—6 中从 A 到 B 移动。但是在 5 年之内时期中,供给方面减税的主要影响来自它们对于总需求的影响,而不是来自它们对于总供给的刺激。

图 10—6 所给予的教训对近来的美国的经历有着重要的意义。正当供给

方面的减税使美国人的可支配收入大幅度增加的时候,美国经济从 1980—

1982 年的严重衰退中走了出来,这不是偶然的。当 1982—1984 年联邦预算数字迅速增长时,消费支出增加很快,从而增加了总需求,提高了 GNP,并且导致失业的迅速下降。

1983—1984 年经济活动的迅猛步调是在供应学派经济学名义下的由需求方面的增长所推动的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