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产量和就业的影响

① 图 30—3 表明近年来美国名义利息率和实际利息率的变动。

除了重新分配收入,通货膨胀还影响实际经济。实际上,存在着两种独立的影响:对于总产量的影响和对于资源配置和经济效率的影响。

宏观经济影响 第一种影响是在产量总体水平上的影响。通货膨胀意想不到地上升的时期通常是高就业和高产量的时期。直到 20 世纪 70 年代为止, 伴随着供给的冲击,出现了上升的通货膨胀;那时的投资是活跃的,就业也是充裕的。通货膨胀的未预见到的减退时期——30 年代,1954 年、1958 年和 1982 年——是劳动和资本高度失业的时期。事实上,被认为会使银行和其他债权人“处境变好”的通货膨胀减退时期实际上给他们留下了无法收回的债务——不论是 30 年代的农民欠款或者是 80 年代中期的阿根廷的欠款。

但是这些论点导致一个问题:在通货膨胀和产量之间所观察到的联系中,哪个是原因,哪个是结果?增长的产量是由上涨的价格引起的吗?还是上涨的价格是增长的产量的结果?还是两者都是使它们变动的第三种因素的结果?

这些问题将在下一章仔细研究。在这里,我们可以预先看一下我们稍后的讨论。在长期中,价格(或者通货膨胀)与产量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而在短期中,关系是模棱两可的:总需求曲线的一次向右移动可以带来较高的产量和较高的价格或通货膨胀;但是,一次供给冲击,向上移动总供给曲线却可能导致较高的价格或通货膨胀和较低的产量水平(这两种情况实际上分别表示在图 5—9 和图 5—10 中)。因此,现代宏观经济学得出结论:通货膨胀与产量水平和就业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

微观经济影响 通货膨胀的第二个而且更加微妙的影响是在资源配置上的微观经济影响。回想一下,通货膨胀使相对价格扭曲;一般说来,通货膨胀率越高,相对价格的扭曲越大。一种价格被通货膨胀严重扭曲的商品就是货币(硬币和纸币)。根据其性质,货币不收利息;也就是说,关于货币的名义利息率或货币利息率为零。但是回想一下,实际利息率(以实物形式表示的利息率)被定义为名义利息率减去通货膨胀率。由此得出结论:货币的实际利息率等于负的通货膨胀率。例如,在 1980 年保存货币的那些人便得到了一笔等于负的 12.4%的收益(在这里,12.4%是通货膨胀率)。这里的要点是,货币的实际利息率明显地受通货膨胀的影响;因此,在价格非常迅速地上涨的同时货币持有量按照一种十分异样的方式变动的时候,我们不应该感到惊奇。

再者,按照长期不变的方式规定价格的投入品或物品的价格(劳动合同和受管理的或国家所有的企业的价格)在通货膨胀期间势必变得与一般价格水平更不一致。下面我们将分析这些以及其他的效率受损的情况。

避雷针 回顾了通货膨胀的影响,现在可以明白,温和的通货膨胀所带来的只是有限的代价。研究人员没有发现较大的代价这一事实,使得一些人认为对通货膨胀抱有反感是一种社会现象。对于通货膨胀的恐惧可能是一支避雷针,这支避雷针把群众的和政治的愤怒从阶级冲突或者其他关于合理收入分配的争执这类较深刻的问题上引开。而且,也许抱怨 CPI 比抱怨你的老板或邻居归根结底要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