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略的货币数量论

注意,到此为止我们还不曾学到有关经济的任何内容;我们只是观察了被称为流通速度的变量。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早期作者(如古典经济学者) 如何运用流通速度来解释价格变动。

我们首先:重新整理刚才所定义的“货币数量论的交换方程”;以便对价格水平求解。

MV

P ≡ Q

V

( Q)M ≡ KM

在这里,我们使用变量 k 作为V的简便符号。将方程写成新形式的Q 原因

① 定义方程中的等号用三横恒等号而下是更普遍的二横等号书写。这是为了表明它是一个“恒等式”—— 即一种关系的说明,这一说明并不告诉我们现实的情况,而是根据定义才能成立的情况。即使美国经历超级通货膨胀或者美国的M减少一半而其 GNP 增长九倍,恒等式也是成立的。

是许多古典作者一向认为,在很短的时期里 k 是不变的,而在 长期中则变动缓慢。如果 k 是一个常数(或者具有一种长期趋势), 那么,我们就把这称作粗略的货币数量论。

原理所在 k 为什么会是一个常数或者具有一种平稳的长 期趋势呢? 其中牵涉到两个因素。第一,许多早期作者认为,流通 速度是一个常数, 只反映收入与支出的抽象形式(就像在图 16— 2 中所见到的)。他们不考虑利息率对于流通速度的重要影响。

第二,主张粗略的货币数量论的古典经济学者一般都假定充 分就业。因此,按照他们的看法,实际 GNP(Q)具有一种平稳的

交易货币的收入速度是名义 GNP 与 M1 之比。自 1929 年以来的这段时间,货币增长了 19 倍而货币 GNP 增长了 34 倍。自 1929 年至 1946 年流通速度直线下降到大约为 2 的低水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流通速度趋于上升,1981 年几乎高达 7。

货币主义的信条之一是,V 相对稳定并且可以预测。V 看起来有多么稳定呢?你能够想出 V 随时间推移而增大的某些原因吗?提示,想一想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资料来源:V 是作者根据联邦准备局和美国商业部的资料得出的)

增长趋势。

V

将这两个意思结合起来, k = Q 则在短期中不变而在长期中Q平稳增

长。

粗略的货币数量论的涵义是简单的。如果政府使M增长到原来的 1000

倍,那么人们便可以预言,将会出现P上升到 1000 倍的超级通货膨胀。这

种见解虽然如此粗略,但它却有些用处。因此,我们在图 12—5 中看到,当

德国中央银行的负责人印刷整车整车的纸币时,价格在 1922—1923 年间成千亿倍地上涨。虽然中央银行的负责人否认这样一种关系,但是,如果他这么说,那就会更诚实一些:“我只不过是一个文职人员,在一个内部和外部严重瓦解的战败国中迫于民众的强烈要求才参加了价格与货币之间的增长竞赛的。”德国马克的巨额增加冲击有限的商品供给量,使得以马克表示的价格扶摇直上,这种情况是很清楚的。

在理解粗略的货币数量论时,回想一下,货币与面包或钢铁那样的普通物品是根本不同的。我们为了吃而需要面包,为了锤头和小汽车而需要钢铁。我们之所以需要钱,则仅仅是因为它为使我们买到面包或钢铁而起的作用。如果在 1923 年整个德国的价格是 1920 年的 1000 亿倍,那么办理交易需要

使用的 M,大约为 1920 年的 1000 亿倍便是很自然的事情。粗略的货币数量论的正确内核即在于此。

将P与 M 直接联系起来的粗略的货币数量论,虽然很不成熟,但是仍然适于说明超级通货膨胀时期;并且适于理解为什么一些国家出现温和的通货膨胀,而另一些国家的价格则按照每年 20%或 50%或 200%的比率迅速上涨。

但是,我们不可忘记粗略的货币数量论不过如此,是粗略的。在大多数国家里,V 和 Q 在短期中不是固定不变的,或者是平滑变动的。P 和 M 从一年到另一年能够按照大不相同的方向变动。虽然在粗略的货币数量论中有一丝真理,但是切记:你不可能用一丝真理来填满一只真理的大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