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菲利普斯曲线的应用

许多经济学者在对这些早期的菲利普斯曲线进行解释时很不谨慎。有的时候,人们以为,通过接受一种稳定的高通货膨胀率,经济社会就会长期地得到较低的失业率。图 13—6 画出的是在很有影响的《1969 年总统经济报告》中出现的菲利普斯曲线,该图与其中附加的讨论都表明,低失业的最大不幸后果就是会出现高通货膨胀,而我们后来所知道的却是,低失业的后果是上升的通货膨胀。

我们后面就会看到:简单的菲利普斯曲线被证明有一个关键的缺陷—— 即它只适用于短期,而不适用于长期,但是,我们暂时记住菲利普斯曲线主要适用于短期,那么,我们怎样能够理解这一经验曲线呢?

当人们第一次考察图 13—6 中所示的资料时,他们吃惊地发现,还在经

济达到充分就业以前,价格就开始上升了。例如,看一下代表从 1961 年到

1964 年的各点,这个时期存在着大量的失业,许多工厂停工。在这一时期, 为什么价格每年向上爬动 1%或 2%。为什么价格不下降,就象在小麦和锡供过于求时它们的价格所出现的情况那样?

答案在于这一事实:价格和工资并不是在竞争性的拍卖市场上确定的; 相反,正如我们所着重指出的那样,它们是由企业和工会这佯的经济机构所决定的。在任何一个时点上,总有一些地区或部门经历着萧条,而另一些地区或部门却处于高涨之中。在经历萧条的部门中,工资和价格比较稳定。在高涨的地区,价格会上升。结果,即使处在适度的萧条中,平均起来的价格水平仍然会上升。

注意:当总的失业水平下降时,经历供不应求状态的部门的比重会扩大

——价格向上爬动的速度也加快。我们沿着图 13—6 中的横轴向左移动的越多,通货膨胀率就会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