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信性假说

最近的一次争论可以说明现代经济学如何被演化出来。争论涉及的问题是通货膨胀的理论和政策。当物价总水平(这个价格水平是苹果、桔子、理发、卡车等等个别价格平均数)上升的时候,就出现通货膨胀。

在 30 年代的高夫业时期过去以后,经济学者都把注意力集中在防止再一次出现大萧条上。

这一努力是成功的。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 70 年代,这一期间的失业率比战前的年份显著降低。

然而,高就业政策无意问产生的副作用,是使通货膨胀上升到令人不安的高水平。到 1979 和 1980 年,通货膨胀率已经使人无法接受地爬到每年 12

%的高度。政治家们苦恼不堪。经济学者们争论着,把通货膨胀降低到较为可以容忍的水平的最好策略。

许多正统的经济学者宣称,只有把成百万的人们在一段时期中抛出工作岗位,才能压低通货膨胀。一个新出现的学派认为,“可信性”是最重要的: 只要政策制定者宣布一项坚定可信的反通货膨胀政策(例如毫不动摇地压缩全国的货币供给增长率),通货膨胀就会在很少增加失业的情况下降下来。

这个学术问题可以一直争论几十年。但是,结果是可信性学派的政策建议被美国和英国采纳了。这两个国家 1979 年都公开宣布采取严厉的控制通货膨胀的政策,这些政策造成某种近似于控制下的实验的情景——因为这些新的措施是在其他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采取的。

美国从 1979 年至 1984 年的经历为经济学者提供了一个实验室,可以用来检验可信性假说。在这段时期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确实降低了通货膨胀率,但是,这段时期的夫业率也达到自从 30 年代大萧条以来的最高水平。

经济学者们考察了 1979—1984 年这段时期,并且考察了以前的时期作

们 看脚注中的锯齿状曲线(e)。这是一张描述 30 个行业股票变动情况的 道·琼斯指数图吗?你这样想完全是有道理的!但是实际上,这足描述抛掷硬币得 到的正反面次数图形。正如第十四章的附录所要讨论的,华尔街的股票价格,在间 历丰富的人看来,确实就像喝醉了酒的水手那样在“随机行走”。

为比较,看通货膨胀的降低是否证实了可信性的观点。

一种方法是建立一个“模型”。模型是对较为复杂的现实的一种简单的往往是数学的表示。建筑师力建筑物构造简化的模型。地图是模拟城市和国家的模型。

在这里,经济学者是建立通货膨胀过程的模型——即意在表示随时间推移影响通货膨胀和各种作用力量的方程,他们用这些模型来检验 1979 年以来的严厉政策是否迫使通货膨胀比在其他条件下下降得更快。为了进行这一检验,他们把 1979—1984 年的实际行为和用 1979 年以前的资料建构的模型所作出的预测进行比较。

到 1984 年年中,已经出现了一批研究可信性假说的论文。所得出的结论并不一致——模型不同。但是,基本的结论是:1979—1984 年期间预先宣布的、严厉而可信的政策对通货膨胀的降低并没有起显著作用。也就是说, 通货膨胀率确实从 1979—1980 年的 12%下降到 1984 年的 4%,但是,从高失业率本来就会预期到这一下降。因此可信性假设从历史事实中得到的支持很少。

我们在此所看到的,是实践中的科学方法:观察、形成假说、检验、解释、综合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是逻辑的,又是凌乱的,既是精确的,又是直观的,并且是极其难以预测的。然而正是这一过程成百次的出现,才导致了经济科学的突变和演化。

我们的绪论已经接近尾声;简短地回顾一下我们开头的主题:“为何学习经济学”?对这一问题,最好的答案也许是凯恩斯勋爵所提供的著名答案, 在他 1936 年出版的经典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最后几行写道:

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家们的思想,不论它们是在对的时候还是在错的时候,都比一般所设想的要更有力量。的确,世界就是由它们统治着。讲求实际的人自认为他们不受任何学理的影响,可是他们经常是某个已故的经济学者的俘虏。在空中听取意见的当权的狂人,他们的狂乱想法是从若干年前学术界拙劣的作家的作品中提取出来的。我确信, 和思想的逐渐侵蚀相比,既得利益的力量是被过分夸大了。诚然,这不是就当前而言, 而是指一段时期以后;因为,在经济学和政治哲学的领域中。在 25 岁或 30 岁以后还受新理论影响的人是不多的,因此,公职人员、政客、甚至煽动者所应用的思想不大可能是最新的。但是,不论早晚,不论好坏,危险的东西不是既得利益,而是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