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农业生产方面

1965 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已达 2235 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 833 亿元,

工业总产值 1402 亿元,同 1957 年相比,工农业总产值(1957 年为 1241 亿元)增长了 80%。其中农业总产值增长 55%(1957 年农业总产值为 537 亿元)。工业总产值增长 99%(1957 年工业总产值为 704 亿元)。①在经历了3 年“大跃进”所带来的严重破坏后,这样的恢复和发展速度确实是相当快的。

在工业方面,据统计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原值 1965 年达到

1064.1 亿元,比 1957 年增长了 2 倍(1957 年为 339.6 亿元)。②1965 年全

部建成投产的大中型建设项目有 289 个。③工业生产能力有了显著增长。1965

年与 1957 年相比,金属切削机床从年产量 2.8 万台增加到 3.96 万台。④锻压

设备从 0.29 万台增加到 0.75 万台。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钢由 1957

年的 535 万吨;增长到 1965 年的 1223 万吨;原煤由 1.31 万吨增长到 2.32

万吨;原油增长更大,由 146 万吨增长到 1131 万吨;农用化肥,由 15.1 万

吨增长到 172.6 万吨;化学农药由 6.5 万吨增长到 19.3 万吨;汽车从 0.79

万辆增长到 4.05 万辆;布由 50.5 亿米增长到 62.8 亿米。⑤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石油工业进展较快。继大庆油田建成后,又建成了胜利油田、四川汽油田、机械设备生产增长很快,万吨货轮、内燃机车、电气机车、大型电机、12000 吨水压机等大型锻压设备及其他大型机床和精密机床都是这个时候造出来的。我国主要机械自给率大大提高。

还涌现出一批新型工业部门,如拖拉机制造、电子工业、石油和化工设备制造、精密机床制造、精密仪器制造、原子能、有机合成等一些新型工业部门从无到有建立起来,填补了空白,使我国工业部门在门类上逐步齐全。此外,基本建设周期缩短、造价降低、资金周转加快;工业布局改善,

① 《中国统计年鉴(1983)》,第 16、354、248、242—248 页。

② 《中国工业经济统计资料(1986)》,中国统计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176 页。

③ 《中国统计年鉴(1983)》,第 16、354、248、242—248 页。

④ 《中国统计年鉴(1983)》,第 16、354、248、242—248 页。

⑤ 《中国统计年鉴(1983)》,第 16、354、248、242—248 页。

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也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

几年来经过调整,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有了改善,1965 年国家给水利基本建设投资 15.15 亿元,比 1957 年增加 1 倍多。农业机械动力、机耕面积、化肥用量都有较大提高。1965 年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 1494 万马力(1957 年只 165 万马力),农用大中型拖拉机 72599 混合台(1957 年 14674 台)。①农产品产量,粮食产量,1965 年为 3890 亿斤,比1962 年增加了 690 亿斤,已接近 1957 年水平(1957 年为 3900 亿斤);棉花,

超过 1957 年水平(1965 年 4195 万担,1957 年 3280 万担)。②此外,烤烟、甜菜等经济作物也有较大幅度增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