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加强集体经济问题

(一)农村集体经济总的情况。1989 年我国农村情况是:18%地区建立起集体经济组织,双层经营体制搞的较好,集体经济实力较强,有完整服务体系。20%地区有一定的村级经济实力,也能提供有限的服务。62%的地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没有建立和很不完善,集体经济力量很弱,更谈不上服务了。具体表现:后者管理混乱,忽视组织积累和投入,忽视对承包户统一服务,土地管理混乱,农田基本建设无力开展,抗旱排涝、植保防病,产前、产中、产后必要的服务无人协调组织。而村级行政组织上,强制性向农户收粮催款,催种催收,征兵纳税,计划生育等一大堆,造成干群矛盾尖锐、经济上不去。

(二)解决办法。完善统一经营层次,加强承包管理,壮大集体经济, 发展社会化服务。具体办法:

  1. 建立健全承包管理制度。通过完善合同进一步明确发包方与承包方的责任、权利、义务,逐步实现有偿承包、有偿转让、有偿投入,以提高农民管好用好承包土地的积极性。

  2. 建立健全劳动积累制度。按照“量力而行,合理负担,取之有度, 用之得当”的原则,规定每个劳动力每年应提供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的数量,

以保证农田基本建设。积累工可以以资化劳,并切实加强用工管理,调动农民从事集体劳动的积极性。

  1. 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对一些财务混乱的村,要抓紧认真清理整顿,并建立相应的制度,防止贪污、挪用和挥霍浪费。追回原有集体积累的被少数人长期无偿占有的资金,可转为合作基金。

(三)搞好农村集体经济宏观方面的具体措施。(1)统一规划农田基本建设。加强机、水利、仓储设施等物质技术装农备的使用和管理。充分利用农闲广泛功员,精心组织,开展农田水利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1. 合理规划生产布局。要扎实地组织农业综合开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解决好中低产田的改造问题,开发一些宜农、牧、林渔的荒山荒地荒坡荒滩荒水,以扩大农业利用资源。山区建设水平梯田,防止水土流失。平原主要平整土地,搞好田间配套,除涝治碱洗盐,健全排灌系统。应以增产粮、油、肉为中心,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实行山水林田综合治理,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密切结合起来,实行开发承包、管理承包、科技承包等责任制,充分调动农民科技人员积极性。

  2. 开展对承包户统一服务工作。对几个生产环节产前产后的重大困难,以及农业科技推广(科技兴农),组织好统一服务工作,制定各种制度, 将工作落到实处。特别是县乡两级应做好此项工作,建立以国家经济技术部门的服务为依托,以其他社会服务力量为补充的社会化服务网络,帮助和引导承包家庭搞好经营。同时,强化以农业机械为重点的各种社会化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以农副业公司或加工厂为主体的产、供、加、销一条龙的服务体系。社会化服务组织要国家、集体、供销社、联合体、和专业户一起上,逐步形成上下左右有联结的社会化专业化服务网络。

  3. 有的地区已实行“农业双向承包责任制”(河南郑州、焦作、江苏张家港市、无锡县等地)。即围绕农业生产的各个项目,市、县、乡、村、户从实际出发,层层明确任务指标,签订承包合同,上对下承包各种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和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服务;下对上承包各种作物的种植面积、产量、定购任务及其他经济技术指标的完成。

各级政府还把各个服务项目分解到有关经济技术部门,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并按照规定实行奖罚制度,以保证双向的责、权、利真正兑现。农业双向承包责任制把科技、财力、人物、物力有机地结合起来,配套投入,推动了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完善和稳定,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繁荣。

(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问题。对贫困地区采取比特区更特殊的政策。一是要进行机构改革,精简机构,裁减冗员。二是要确定先富民后富县的方针。贫困地区主要应立足于扶持农民发展生产解决温饱。发展经济应立足于本地资源,立足于第一产业,不能照搬发达地区的经验,大搞原料和产品销售均依赖外地的加工工业,这样的“两头在外”的企业只能成为贫困地区的包袱。当然发达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也会对落后和贫困地区发生巨大影响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