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所遭受的严重挫折一、国民经济比例关系严重失调

1958 年的“大跃进”运动使得国民经济各项比例关系严重失调,后来经

过调整,到“文化大革命”前,已经走上正轨。但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动乱,使得这种经过调整已经改善的国民经济各项比例关系,又遭到破坏。主要是:

(一)农轻重关系再度失调。“文化大革命”前农轻重三者的关系比较合理,即 1965 年三者的比例为:37.3:32.3:30.4。但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在“加强备战”口号下,片面发展重工业,农业比工业落后,农轻重关系发生变化。1976 年三者比例关系为:30.4:30.7:38.9。①即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例,从 1965 年的 30.4%上升为 1976 年的 38.9%而农业由 32.3%下降为 30.4%,轻工业由 32.3%下降为 30.7%。

(二)轻重工业比例失调。在工业内部,由于过分突出钢铁和机械加工工业,轻工业被排挤,发展缓慢,明显落后。如以 1976 年与 1953 年相比, 重工业平均每年增长 13.5%,轻工业则只为 8.8%。两者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文化大革命”前 1965 年为 51.6:48.4,1976 年则为 44.2:55.8。

②重工业片面发展,轻工业相对落后,设备陈旧,产品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

(三)原材料工业与加工工业间比例失调。在工业内部,不仅轻重工业之间比例失调,在重工业内部也由于盲目发展加工工业尤其是机械工业,忽视采掘工业和原材料工业,造成原材料工业和加工工业比例失调。从 1966 年到 1976 年,我国重工业产值中,加工工业的比重由 50.5%上升到 52.8%, 而原材料工业却由 38.3%下降到 34.9%。机械工业盲目发展,不少产品不合规格,质量差,有的产销不对路,造成大量积压。

(四)工业发展与交通运输之间的比例关系不相适应。“文化大革命” 前,交通运输业已经不太适应工业发展的需要。“文化大革命”中,由于突出发展重工业,突出内地新的铁路线的建设,忽视运输繁忙地段的旧铁路线的改造,使铁路运输能力越来越与国民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京广线以东地区的铁路运输能力越来越紧张,越来越不能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从 1966

① 《中国统计年鉴(1983)》,第 20 页。

② 《中国统计年鉴(1983)》,第 20 页。

—1976 年,工农业总产值增长了将近 1 倍,其中工业总产值增长了 1.25 倍, 而全部货物周转量增长不到 77%,其中铁路货物周转量只增长 28.2%。①如果把这种比例关系与“一五”期间的关系对比一下,更可以看出它的不合理性。“一五”期间,工农业总产值增长了 67.8%,其中工业总产值增长 1.28

倍,而全部货物周转量增长 1.38 倍,其中铁路货物周转量增长 1.24 倍。可见,“一五”期间,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是协调的。交通运输能力与工业发展不相适应,又会反过来影响其他部门的发展。如“文化大革命”中由于运力不足,晋煤大量积压,难以及时运出,加剧了能源供应紧张,影响了许多部门的生产和人民的生活。

(五)积累与消费之间的比例关系失衡。关于国民收入中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比较协调的时期是“一五”期间,积累率平均为 24.2%。在“大跃进”时期,曾经相当紧张,1960 年积累率高达 39.6

%,后来经过调整到 1965 年下降到 27.1%。在“文革”初期,积累率不高, 不过从 1970 年超积累率上升,一般都在 30%以上,其中 1971 年为 34.1%, 1975 年为 33.9%。②积累率增长较快,但国民收入增长却较慢,如 1963—1965 年平均每年增长 14.7%,而“三五”期间降为 8.3%,“四五”期间更下降为 5.5%。③“文化大革命”期间,积累率这样高,而国民收入增长缓慢,人口却急剧增加(由 1966 年的 7.4 亿人增长到 1976 年的 9.3 亿人④),在这种情况下,高积累率必然要影响到人们的正常消费。而且,在积累额中用于住宅、城市公用事业等非生产积累的比重也不断下降,1966 年为 31.1%,1976 年下降为 20.7%(“三五”、“四五”期间平均为 25.5%和 22.4%⑤)。这明显地表明,积累与消费之间的比例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