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 6—9 大豆和主要技术作物产量

年份1949

1952

大豆

(亿斤) 102

190

花生

(万担) 2 536

4632

油菜籽

(万担) 1 468

1864

甜菜

(万担) 381

957

甘蔗

(万担) 5 284

14232

烤烟

(万担) 86

443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1983 )》,第 163 、 164 页。

在农业中使用机械的情况也不断增长。1949 年农业用拖拉机有 401 台, 1952 年增加为 2006 台。

3 年中,全国牲畜亦有显著增加。解放前大家畜最高年产量为 7151 万头,

1952 年大家畜头数为 7646 万头,超过了解放前最高年产量。猪的头数,解

放前最高年头数为 7853 万头,1952 年为 8977 万头,也超过了解放前最高年产量。①

新中国成立后 3 年来,我国农业生产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主要是由于人民政府执行了一系列的正确的方针政策的结果。

(一)有步骤地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了土地改革,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在旧中国,由于封建主义制度普遍存在,农村中地主阶级对农民进行着残酷的剥削,农民终年劳动,所得收入大部分被地主阶级剥夺走,农民连自己的生活都难以维持,自然无力进行扩大再生产,再加上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政府的摧残破坏,农业生产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因此,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发展农业生产,就成为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全国解放后土地改革运动的完成,使农村生产力得到了解放,广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热情,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二)人民政府对农业生产的扶持,人民政府发放农业贷款,制定合理的农产品收购价格以及实行合理税收和奖励等措施,极大地保护和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在恢复时期的三年里,人民政府发放的农业贷款逐年增加,通过大量农业贷款,农民增购了各式农具、水车、化肥等,这就及时地帮助贫苦农民解决了生产资料缺乏的困难,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人民政府还制定了合理的价格政策,特别是制定了对农产品的合理收购价格,鼓励农民按照国家的计划,种植各种农作物。比如对棉、麻、菸等工业原料作物,人民政府按照各地的生产成本,规定了不低于定比值的收购价格,来保证农民出售产品的合理收益。此外国家贸易部门和合作社还在农民播种之前,以签订合同的方式向农民进行预购,供给农民以必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减少农民在生产上的顾虑。收获季节,新的农产品上市时,国家贸易

① 《中国统计年鉴(1983)》,第 177、178 页。

部门又及时地开展收购工作,稳定农产品的价格。人民政府还通过税收政策来鼓励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通过培养和奖励劳动模范的政策,带动农民群众发展农业生产。

(三)人民政府根据具体情况,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也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解放后,人民政府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关于“引导农民逐步地按照自愿和互利的原则,组织各种形式的劳动互助和生产合作”的规定和农村中确有这种要求的情况,积极引导农民参加互助合作运动。而农业中互助合作运动的开展,对战胜自然灾害、改进农业技术、发展水产业和畜牧业,都起了很大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四)人民政府积极领导农民战胜自然灾害,对推动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在旧中国,由于反动政府长期统治,山林破坏,河堤失修,自然灾害严重地威胁着农业生产。3 年来,在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同时,广泛地开展了群众性的兴修小型水利防旱抗旱运动。3 年中,人民政府用于水利建设的经费,1950 年相当于国民党反动时期水利经费最多一年的 18 倍,1951 年相当 42 倍,1952 年相当 52

倍。 3 年中直接参加水利工程的人员有 2000 万人左右,据不完全统计,完

成土方在 17 亿立方公尺以上,相当于挖掘 10 条巴拿马运河或 23 条苏彝士运河。另外还有数量众多的现代化建筑工程。由于进行了水利建设,从而基本上解除了我国人民几千年所受洪水灾害的严重威胁。1949 年全国水灾面积在1 亿亩以上,1950 年减少为 6000 万亩左右,1951 年为 2100 万亩左右,1952

年 9 月减为 1600 余万亩。水灾面积大大缩小。3 年中还把水害变水利,截止

1952 年 6 月,华北地区灌溉面积比 1949 年增加 1 倍。3 年中全国共扩大灌溉

面积约 4950 余万亩。另外,有 18400 余万亩农田因为增加和改善了水的供给

而得免于旱灾。①同时,对病虫害也开展了规模巨大的防治运动。 3 年中共

动员了 12000 多万人,在 54000 多万亩耕地上进行艰巨的防治病虫害工作,

减少农产损失折成粮食约达 300 亿斤以上。②

(五)开展了群众性技术改进工作和爱国增产竞赛运动。3 年中人民政府积极贯彻农业科学技术与农民生产经验相结合的方针,使农民的生产技术有了初步改进。积肥、施肥、选种、浸种、防治病虫害等已形成群众性运动。3 年中全国施肥面积增加了 15%,施肥量增加了 30%。粮食作物的优良品种已经推广播种 2 亿多亩,棉花优良品种已经占棉田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很多农场和先进农民,全面改进栽培技术。同时对整地、施肥、选种、播种、中耕、灌溉、防治病虫害等,也都取得了不少先进经验。因此,3 年当中出现不少丰产的典型。如 1951 年山西省曲耀离创造了每亩棉田产籽棉 912 斤的新

纪录,河北省杨振儒每亩水稻产 1620 斤等。①

此外,经济恢复时期,在农村还热烈地开展了爱国增产竞赛运动,它对于促进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了很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