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帝国主义在旧中国的经济势力

关于帝国主义在旧中国的经济势力及其发展、演变情况大致如下。

抗日战争前 1936 年,外国在华投资总额约为 42.85 亿美元,其中日本

20.96 亿美元,占 48.9%;英国 10.46 亿美元,美国 3.4 亿美元,②三国合计占外国在华投资总额的 80%以上。不过,其中企业投资只占外资总额的 63

%(26.93 亿美元),生产性工矿业投资很少,包括日本占领中国东北后的工矿业投资在内,也仅占 20%。尽管如此,帝国主义在华投资在旧中国的现代化产业中,仍占垄断地位。在中国现代工矿业和运输业中约占 71.6%;在钢铁、石油工业中占 95%;采煤、电力工业中占 75%;纺织工业中占 60%; 食品中占 50%。此外,中国铁路的 88%、外洋运输的 83.8%,国内航运的63.1%为外资所控制。在航空事业中,几乎 100%为其控制。③在对外贸易中, 出口贸易的 80%、进口贸易的 90%为其控制。①

① 《毛泽东选集》第 2 卷,第 637 页。

② 《帝国主义在旧中国的投资》,第 56、52、161、107、105、98 页。

③ 《帝国主义在旧中国的投资》,第 56、52、161、107、105、98 页。

① 《帝国主义在旧中国的投资》,第 100 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1 年),外资总额达到 91.62 亿美元,其中企业投资 70.80 亿美元(日本企业投资为 61.64 亿美元)。日、德、意三国外资合计占外国在华企业投资的 87.5%。②

抗日战争胜利后,在华外资发生重大变化。日、德、意三国在华企业财产,被国民党政府没收。1948 年,外资总额为 30.98 亿美元,为战时的 1/3。企业投资 6.98 亿美元,不到战时的 1/10。③中国政府虽相继收回了一些铁路的管理权,但由于《中美商约》存在,海关并未完全独立(中东、广九二路亦未收回),外贸仍为外资所垄断,国内市场美货充斥,中国经济仍为外资所控制。

1948 年,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节节胜利、国民党统治区经济走上崩溃之际,外国在华资本纷纷从中国撤走或转移。1948 年,美国在华企业投资只为

2.25 亿美元,企业 210 个左右(英国企业投资 3.9 亿美元)。④